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0章 想要取之,必先予之(1 / 3)

問大學的新校區雖然建設規模同樣宏大,但是事實上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教職人員能夠滿足招生規模翻一倍的要求。

這種情況不是問大學獨有的限製,其實國內的大學都多多少少存在這樣的問題,現在高中畢業生還相對較少,還好一些。

再過兩年,想要依靠人力來教導,別他前麵對王懷軍提出的按分數錄取的問題了,就是按照40%的比例,都是很難滿足的。

這種情況早在他承接教育福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充分的預估,解決的辦法隻能是通過人工智能來完成,至少本科階段是足夠的。

經過問信息技術大學的半學期的實驗結果來看,人工智能教師在本科階段發揮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甚至比真人教學取得成績還要好。

所以下一年的本科教學任務,問大學也會采取同樣的辦法來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同時讓現有師資力量將精力放到實驗實踐這一塊,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可以預計的是,隨著按分數錄取的決定通過之後,國內的各大高校都會麵臨這樣的問題,引入智能教師將會是不可避免的狀態。

至於研究生階段如果還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隻能是讓他手裏即將淘汰的初級人工智能參與進來,加強人工智能教師的能力。

至於博士階段的教育,初級人工智能雖然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想要像之前那樣遊刃有餘就不可能了,特別是針對探索性研究領域,發揮的用處就不大。

除非讓中級人工智能參與進來,不然的話,博士階段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雖然博士階段的學生人數會更少,但是能夠擔任博士導師的人也更少,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不過他對於能夠教導博士階段的導師數量是持悲觀態度的原因,是因為這裏麵不包括濫竽充數的,而是真正具備實力的導師數量。

這個悲觀態度來自於兩個方麵,第一個方麵就是博士生導師的成長和培養是非常耗時間的,而前麵出現過培養人才的斷層,並沒有產生多少真正可用的人才。

第二個方麵則是現在學生們的資經過智力牛奶的開發以及完善的義務教育,學生的賦普遍都比之前要高得多,之前普通的導師可能不一定壓得住場子。

導師壓不住場子倒是其次,怕的就是耽擱學生的培養,結果資不錯的學生,幾年讀下來,不僅沒有長進,反而讓其對研究失去了興趣,浪費了學生的資,斷送了學生的前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概率後麵還是會讓中級人工智能介入到博士階段的教學當中來,至少在理論方麵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現在問大學已經成為了國內教育改革的風向標,很多高校的改革措施,基本上都是參照問大學來的,這既是認可了問大學的教學成績,同時也給予了問大學巨大的壓力。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個原因決定的,第一個原因則是問大學屬於私立學校,自由度比較高,進行實驗性改革的阻力較低,更加具備改革精神。

這一點很好理解,問大學作為純私立大學,很多東西不需要考慮和顧忌,一心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努力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

第二個原因就是問大學學科足夠齊全,是全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全科大學,通過問大學,更多的高校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點,更加具備參考價值。

第三個原因就是問大學目前取得成績非常的不錯,每年全國的競賽比拚,都是名列前茅,甚至絕大部分項目能夠名列第一。

要知道問大學成立也才沒多少年,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教育實力的跨越式發展,肯定有其內在的動力存在,成為參照對象也就不足為奇。

反正作為創立時間不長的高校,改革其實沒有什麼負擔,阻力也不是很大,為了盡量提高學校實力,問大學也願意去進行不同的嚐試。

像自由轉專業這件事情,就是問大學率先開始實施的,每位進入問大學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可以有次轉專業的機會,從大二開始就可以申請。

不過並不是申請就能夠通過,還需要統計各個學院各個專業總體轉專業的情況,經過統計分析之後,看各個專業空缺出來的情況如何,再批準是否允許轉該專業。

如果某個專業沒有任何人提出轉專業的申請,自然也就沒有位置空缺,但是也會拿出一定數量的位置出來,提供給需要轉專業的同學,至於誰被允許自然有一套判斷標準在裏麵。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專業,而不是從高中考上某個專業就定終身,這樣沒有興趣點,未來的成就可能也有限。

還有學分製度,這也是問大學在國內率先執行的,如果有學生率先修滿學分,可以提前申請畢業,然後進入到下個階段的學習。

還有就是開通第二專業,這個是為了培養學生更廣泛的興趣,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出了校門也更有競爭力。

像趙一在京都大學提前畢業,屬於特批的,實在是他太特殊了,不是常規製度,以他的數學能力,別是當學生了,做導師都足夠了。

了解完兩所大學的情況之後,趙一就直接坐飛機回京,林和霞在機場接機,雖然這樣他挺感動的,但是他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有時候讓他覺得和周瑾瑜待在一起更加自在一些,沒有那麼多的規矩,打打鬧鬧挺好的。

也有可能兩人平時很難在一起,各自都有一攤事情,所以導致林和霞特別珍惜過年這段時間的相處,所以一有時間,林和霞也願意為趙一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