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2節(2 / 3)

赫金斯是一位優秀的執行官,後來他當了芝加哥大學的校長,當時他才30歲。可他在第一次向報紙公開發表自己的談話時,卻告訴人們要留意他的兩大缺點:第一,作為一個30歲的人,他的學識太淺薄;第二,在許多地方,他都要依賴他的助手(代理校長)。這些話幫了他不少忙,在他開始自己新事業的路途上,由此克服了許多危險和困難。

平庸的人幾乎不會用這種強有力的策略。他們隻知道在哪兒顯示自己有多偉大,或是有多聰明能幹,然後嘲笑身邊的人。

於是,像我們說過的那樣,一位真正的大人物的目光是很高遠的。他以控製他人、擴展自己的影響力為目的。而自己謙虛地退居幕後,讓他人大步向前則是他們的方法之一。

一次,一位有名的商店經理馬克諾希南說,男人和女人都隻是“長大了的小孩”而已。這句話切實地道出了做領袖的要旨。在任何時候,一位大人物都不會隻關注自己的感覺,他們看待眾人就像在看長大的孩子一樣,他關心他帶給人們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自嘲或者自我批評是培養領袖風範的最有效方法,它不僅能贏得人們的友誼,還能化解仇怨。犧牲自己的虛榮心這個故事仍未陳舊。一位商店經理接到了手下一位推銷員寫的極具侮辱性的信。

推銷員在這封信裏認為,經理一無是處,他對他的印象很惡劣,也不覺得自己應該尊敬經理。他希望他下台,讓副經理取代他的職務。總而言之,這是一封措辭十分嚴厲、讓人大吃一驚的信。

可真正令人驚奇的並非這封信,而是經理對這封信的態度。

這位經理就是貝克,後來他成了《考利歐周刊》的發行人。那位和推銷員很親近的助手叫巴騰。

原本,這封信不是寄給貝克,而是寄給巴騰的。而且,那位推銷員也沒想讓貝克親眼去看這封信。可是,貝克總和巴騰互拆商業信件,當這封信寄來時,恰好巴騰不在。

在讀了這封充滿挑釁的信後,他就拿著信跑到老板納勃的辦公室裏。納勃是《考利歐周刊》的老總,還擁有許多其他產業。

貝克對納勃說:“你看,我做經理做得多出色啊!帶出了一個這麼好的副手,連我手下的推銷員都認為他比我強。”

貝克在看到這封信竟然沒有絲毫的嫉妒和惱怒之情,他隻為他那能幹的副手而感到自豪。

就這樣,貝克把一地碎磚變成了花球。鼎鼎有名的人物總會這樣做。他們手下常有在智慧和能力上都勝過他們的人,他們就是用這個秘訣來拉攏和駕馭那些人才。

平庸的人根本就不會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常會嫉妒能幹的下屬,事實上,這也是因為人們沒有看重他。總而言之,他一定要特別看重自己,希望自始至終他都是所有工作的主體。但是,真正的領袖人物往往視野開闊,不在乎一時的虛榮,而隻珍重結果。

比如說,卡內基在說起他的成功之時,總是把功勞讓給周圍的人,他認為他身邊的人要比他聰明許多。

林肯在選擇內閣成員之時,不僅對那些意誌堅定、難於控製的人有著濃厚的興趣,就是那些一向鄙視他的人,他也會量才使用。我們來看兩個例子。陸軍司令史丹頓是繼卡梅侖之後的一員名將,他經常侮辱林肯為“原始的大猩猩”,並說是由於林肯管理無方,才造成了布爾侖的災難。還有,林肯最得力的財政大臣柴斯起初也很討厭林肯,他還曾背地裏反對過他。㊣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