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節(1 / 3)

將自己一個小麼腳指頭給掰扯掉了,這個略顯殘忍的片段,從某個層麵上來看,表現了當時女性複雜的心理。

從這點上看,倒不如說是査理·佩羅將這個血腥的情節刪掉,然後加入了水晶鞋,把《灰姑娘》這個故事,打造得更符合法國宮廷的髙責格調。事實上,佩羅流傳後世的作品中,很多都有類似這樣的加工,在原版的《灰姑娘》故事中,估計是沒有水晶鞋這個飾物的。

還有,在王子大張旗鼓試鞋招親的時候,格林童話裏的“灰姑娘”,是穿著破爛肮髒的衣服參加的,而佩羅的“灰姑娘”則像我們今天熟知的版本一樣,早已換上了絢麗的華裳。格林兄弟是想在故事裏,添入王子不以貌取人這個意思,但今天的迪士尼電影,和其他我們接觸的,則更多是佩羅創作的版本。

德國的格林兄弟也好,法國的佩羅也好,他們都是取材自本國流傳的民間故事嗎?順著這條線索,繼續捜尋的話,會發現早在佩羅之前,半個多世紀,就已經有一名叫巴吉雷①的意大利作家,向世人講述過類似的故事。

①詹巴蒂斯塔·巴吉雷(Giambattsta Basile,1566-1632,另說為1575-1632)意大科童話作家。

詹巴蒂斯塔·巴吉雷版本的《灰姑娘》,可以說構建了整個故事的雛形,後來似乎在歐洲各地,都流傳有它的不同版本。不過,在各種版本中,“繼母欺負女兒”、“魔法師現身幫助灰姑娘”、“王子試鞋招親”等要索都是相同的。

假設《灰姑娘》中的水晶鞋,是佩羅原創的話,那其他的《灰姑娘》穿的是什麼鞋呢?格林兄弟的版本裏麵是金舞鞋,巴吉雷版本裏則是一種名叫“皮阿涅拉”的鞋子——“皮阿涅拉”在意大利語中,就是拖鞋的意思。

穿拖鞋去參加官廷舞會?這也太奇怪了吧?其實,在十七世紀,即便是歐洲的大都市,道路的狀況,和現在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雨後的夜裏,即使坐馬車去參加舞會,上下車時鞋子也必定會沾上泥土,如果就這麼穿著髒兮兮的鞋子,走進會場,既不禮貌,也有失風度。於是,貴婦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即在鞋子外麵,再套一雙拖鞋。在進入宮殿之前,把外麵的拖鞋脫下來,裏麵的鞋子就還是幹幹淨淨的,外麵套的這雙拖鞋就叫做“皮阿涅拉”,有“套鞋”、“鞋套”之意,在英語裏叫做“接力棒”。

也就是說,這是人們在進入高檔場合之前,為解決鞋子髒而想出的辦法,長此以往,套鞋慢慢有了各種款式,設計也越來越受到貴婦人的重視。因此,灰姑娘在路上弄丟的,很可能就隻是一隻精致的套鞋而已,如果真是如此,那之後試鞋的情節,似乎又有些牽強了。

據說在“灰姑娘”所在的十七世紀,歐洲人穿的鞋的款式,已經逐漸定型。那時候,在女性當中流行一種外形細長窄小的鞋。所以,灰姑娘的小腳,或許就和當時遍布全歐洲的這種潮流有關吧。

在了解了這些之後,某日,我像得到天啟一般,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奇妙的想法。

小腳,小鞋,可以說是《灰姑娘》的核心要索,那麼,這個童話就變成了:所有女孩挑戰城裏最小號鞋子的故事,麵對這個挑戰。除了灰姑娘之外的所有女孩子,都相繼蒙羞,因為根據格林兄弟的版本,這個鞋子可是小到連灰姑娘的姐姐,都要切下幾個趾頭才能穿上。

這個尺碼,真是小得非同尋常。想到這裏,我的腦海裏,忽然浮現出中國的一項著名傳統一一“裹腳”。腳越小越漂亮——雖說成為美女的標準,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大相徑庭,可如此扭曲的審美,也隻有在中國那個特定的年代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