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9節(1 / 3)

為了防止洪水泛濫,人們隻得築堤防洪,日積月累,河道竟然高出兩岸,成為世界聞名的“地上懸河”(偉大領袖毛澤東視察黃河時也曾經擔心地說過:“黃河漲到天上去怎麼辦?”)。曆史上,黃河一向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民間常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說法。

每經過一段時間後,黃河往往會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泛濫,改走新道,其下遊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可謂是獨一無二。 史有黃河“六大遷徙”之說,也就是黃河曾經有過六次大改道。到了清時,黃河改道向南,侵襲淮河水係,流入黃海。在清朝初年,愛新覺羅·玄燁曾大力治理黃河並取得過一定的成效,但由於當時不治海口,“惟務泄漲”,導致海口漸漸淤積,河底也日益漸高,水患也日趨嚴重。

清廷每年要在河道治理上花費巨資,這幾乎成了國家的經常性支出項目之一,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黃河再次決口在山東、河南、安徽三省,次年乾隆南巡(這位皇帝下江南其實也不都是遊山玩水),親眼目睹災區人民飽受水患之苦,即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治理,先後共耗費白銀2500萬兩。道光至光緒年間,撥給河工的銀子也經常達到五六百萬兩。盡管如此,黃河下遊的決口自清中期以來卻日漸頻繁。在清初至第一次鴉片戰爭近二百年的時間裏,黃河決口就達三百六十一次,從1841年到1843年,黃河連續三年發生大潰決,而在1851年又發生了一次更大規模的潰決。導致這4次黃河潰決的原因,除了發生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認為是黃河有史以來的最大洪水),其下遊河道的淤積抬高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黃河屢屢潰決改道,除了泥沙淤積經年累月,導致河道抬高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其下遊地質構造運動導致其所謂“東流高仰,北流順下”的特點。黃河在流經河南境內時便已遇到南高北低的地形,因而不像長江那樣可以順流而下。這個問題,早在宋代就曾經引起過爭論,清代後期讓黃河改道北流的呼聲也屢屢響起。乾隆十八年(1753年),吏部尚書孫嘉淦曾提出過黃河改道大清河的建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魏源在其著作《籌河篇》中再次詳細闡述了用人工的方式使黃河改道北流大清河的主張。魏源在書中指出,“使南河尚有一線之可治,十餘歲之不決,尚可遷延日月。今則無歲不潰,無法可治,人力縱不改,河亦必自改之”。

魏源在書裏講得很清楚,即使不人工改道,時間一久,黃河也將自然改道。

從1841年到1851年黃河出現的四次大範圍的潰決來看,這已經是黃河即將改道的危險信號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黃河複歸南行故道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清廷也就認了黃河改道北行的“命”,並順著黃河新的流向,在原有的基礎上陸續修建了黃河兩岸大堤。由此,黃河在南行七百多年後,又重新複歸北道。

黃河的改道,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當時的條件下,黃河無論從山東還是從江蘇入海,都會給當地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如果從自身利益出發的話,無論是江蘇的老百姓還是山東的老百姓,當然都希望黃河從對方境內入海,正如當時有的官員說的:“東民身被其災,痛心疾首,日盼河之南徙,猶之江南之民萬口一聲,日冀河之北流。”這些省份的地方官為了保全本地民眾,在治理黃河問題的朝議中不得不“以鄰為壑”,由此,黃河改道北流,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民眾慶幸再生之日,便也是山東百姓流離失所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