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9節(2 / 3)

從1855年黃河改道北流後,原本由河南、江蘇、安徽和山東四省共同承擔的黃河水患,全都落在了山東一省之上,今年恰好又趕上黃河大規模決口,更加重了山東人民的災難。

北洋軍情處關於黃河水災的報告是這麼說的,“……大河以北、濟陽以東所有災區,皆上年六月下旬、七月初旬濟陽桑家渡及東阿高王莊決口為之;大河以南、章丘以東所有災區,皆六月下旬曆城楊史道口決口為之。 其水挾小清河而行,縱橫泛濫……”

第二卷:丁酉分日補天裂 (二百四十二)由發大水想到的

(二百四十二)由發大水想到的

“……各州縣平地水深四五尺至丈餘不等,廣自十餘裏至七八十裏不等,長自二十餘裏至七八十裏不等。且水勢甚猛,涸退又遲,即地勢稍高之處,禾稼皆漂沒一空,廬舍亦坍塌殆盡,其民有淹斃者,有疫斃者,有餓斃者,有陷入淤泥而斃者。其幸而未斃者,則自秋徂冬,綿曆數月,大都先淘柳葉以雜糠核而食,繼采麥苗屑棉子以雜糠核而食。且立春前後,田野猶多冰淩,春麥猶未能補種。即東風解凍,可以補種春麥,而麥種亦複難得,麥秋仍無可望。父老每一言及,輒為淚下。此等苦狀,以齊東、高苑、博興為多,齊東一縣又與各縣災區四麵毗連,其民尤為困敝……”

“……黃河漫溢,漂沒田廬、人畜,流亡不可勝計……六月二十四日,黃河漫溢於東阿香山之南,茌平適當其衝……廬室財產漂沒殆盡,人多巢居……”

這一句“人多巢居”,就能讓孫綱感受到一種揪心的痛苦。

從後世穿越來的孫綱對大規模的水災並不陌生,電視裏經常有這方麵的報導,自己有好多軍隊裏的朋友都參加過抗洪搶險,他本人其實也有這方麵的切身感受。

孫綱的家就在江邊,有一次鴨綠江發大水,淹到了市區,水直沒到二樓,在三樓住的他幸免於難,但被大水困在了屋子裏足足有半個月。由於事先沒有任何準備,險些沒餓死,在鄰居地幫助下才度過了難關。

天天隻吃一袋方便麵的滋味,他可是深有體會的。

可現在,在這個時代,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報告,他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由於水災造成了當地百姓生活極為可怕的赤貧化。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淪為了乞丐和盜賊。使得山東地區成了中國北方的一個巨大地“火藥桶”(別忘了梁山好漢都是從哪裏來的),在加上山東是中國地儒教發祥地,西方教會勢力的滲入和當地百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激烈衝突,“地方官為保一己之位,袒教而抑民,以至民教相仇,勢成水火”。地方政府官員對民眾的控製能力正變得越來越弱,一旦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勢必會使事態變得難以收拾。

當年元朝滅亡的導火線之一,不就是黃河決口引發的民變麼?

史書所載的著名的義和團運動最早在山東出現,其實並不是偶然地。

一麵是接二連三的難以抗拒的自然災害,再加上官府和西方教會勢力的雙重欺壓,處於絕望中的下層民眾一旦鋌而走險,所引發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麵對這種問題。 他這個作為地方官員的北洋船政大臣,能量有限,雖然知道了事態地嚴重性,卻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出來。

他現在能做的,隻能是密切注意著事態的發展,隨時準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避免暴民四起,國家動蕩的局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