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2章 亞洲第一(1 / 3)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題記

第121章亞洲第一

提到北洋海軍,國人一般都會驕傲的稱之為\"曾經的亞洲第一\"。

而日本海軍在北洋海軍成軍之時尚名不見經傳,然而就是這麼一支亞洲第一卻在短短數年後就成為\"實力不如自己\"的日本海軍的手下敗將。

於是乎,百多年來,無論官方、或是民間的甲午反思,大都對北洋艦隊官兵扣上了\"無能\"的帽子。

1888年對於北洋海軍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

因為在這一年,他們正式獲得了國家海軍的編製。從\"北洋水師\"升格成了\"海軍\",意味著他們從此可以領國家的工資,從\"臨時工\"升格成了\"公務員\"。

在這一年,他們的實力達到了頂峰--麾下擁有威震遠東的德國造鐵甲艦\"定遠\"和\"鎮遠\",福建船政建造的近海防禦鐵甲艦\"平遠\",德國造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和防護巡洋艦\"濟遠\",英國造的防護巡洋艦\"致遠\"、\"靖遠\"和撞擊巡洋艦\"超勇\"、\"揚威\"以及倫道爾炮艇\"鎮東\"、\"鎮南\"、\"鎮西\"、\"鎮北\"、\"鎮中\"、\"鎮邊\",德國造魚雷艇\"福龍\"、\"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和英國造魚雷艇\"左一\"等二十餘艘作戰艦艇和數十艘輔助艦艇,當仁不讓的成為東北亞的一支不容忽視的海上力量。

若再加上南洋水師、福建船政水師和廣東水師編製內的蒸汽軍艦,這一時期的中國海上力量無疑更為可觀。

反觀此時的日本海軍,主力鐵甲艦隻有3艘式樣老套落伍的\"扶桑\"、\"金剛\"和\"比睿\",一艘同樣老式的撞擊巡洋艦\"築紫\",稱得上新銳主力艦的隻有防護巡洋艦\"高千穗\"和\"浪速\",另有一艘訂造於法國的防護巡洋艦\"畝傍\"因為武備過重之原因在建成回航的途中失蹤損失。

剩下的諸如\"日進\"、\"築波\"、\"天龍\"、\"海門\"、\"天城\"、\"磐城\"、\"葛城\"、\"大和\"、\"武藏\"等都不過是排水量千餘噸上下的舊式蒸汽炮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根本無法和中國比肩。

差距很懸殊,中國人很滿意,日本人很揪心。

滿意的中國人知足常樂,過起了高枕無憂的日子;而日本人則開始勒緊褲腰帶,趁著中國人懈怠的時候奮起直追。

也就是北洋海軍成軍的當年,已經開始親政的光緒皇帝就迫不及待的批準了他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提交的《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以治理黃河經費不敷為名,宣布停止進口船炮,中國海軍原先一直緊跟著世界海軍發展潮流的步伐戛然而止。

而日本卻在1888至1894這六年時間裏先後自行建造了2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高雄\",向法國訂購了4000噸級的大型防護巡洋艦\"鬆島\"和\"嚴島\"並根據圖紙在國內自建了\"嚴島\"的同型艦\"橋立\"(著名的\"三景艦\"),魚雷巡洋艦\"千早\"(回國途中被英國商船撞沉而未服役),高速通報艦\"八重山\";向英國訂購了3000噸級的小型裝甲巡洋艦\"千代田\",4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吉野\",並根據英國為美國建造的防護巡洋艦\"巴爾的摩\"的圖紙在國內自行建造了3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秋津洲\",並在這些新造艦艇上大量安裝新式大口徑速射炮,力圖以射速的優勢來壓倒北洋海軍擁有的艦炮口徑和射程的優勢。

另外還建造了5艘擁有大中口徑艦炮的新式炮艦(\"摩耶\"、\"鳥海\"、\"愛宕\"、\"赤城\"、\"大島\")和多達23艘的魚雷艇。

使得日本海軍無論從艦艇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北洋海軍甚至整個中國的海上力量,不動聲色的從中國手裏奪取了亞洲第一海軍的桂冠。

1891年後,即便已經在實力上超過了中國海軍乃至整支中國海軍,日本也並沒有就此停下建設海軍的腳步。

1893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和衷共同》的詔書,原本在每次軍事預算審議的時候恨不得吵個天翻地覆的內閣和國會實現了\"休戰\",故當年提交國會審議的七年造艦預算案在國會順利通過,捏著國會批準的新預算,日本立刻迫不及待的揭開了一輪新的購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