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8章 養怡之福(2 / 3)

王震將軍評價

左景伊係左宗棠曾孫,1983年8月王震將其邀至自己家中,從晚9點到近12點,詳細談了對左宗棠的評價。談話中,王震與左景伊共閱解放前出版的《左文襄公在西北》。

臨別時,王震還將自己珍藏的蓋有本人印章,簽名和紅筆批語的《左宗棠年譜》送給左景伊作紀念。可見王震對左宗棠的評價是在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做出的。現將王震對左宗棠的評價摘錄如下:

“史學界作了一件有意義的工作,對左宗棠做出了正確,客觀的評價。這對海內外影響都很大。左宗棠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曆史情況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議,毅然率部西征,收複新疆,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左公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發揚的。”

“解放初,我進軍新疆的路線,就是當年左公西征走過的路線。在那條路上,我還看到當年種的‘左公柳’。走那條路非常艱苦,可以想象,左公走那條路就更艱苦了。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則,祖國西北大好河山很難設想。”

“阿古柏是從新疆外部打進來的,其實他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公帶兵出關,消滅阿古柏、白彥虎,收複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這是抗禦外侮,是值得讚揚的。”

“辦洋務的人也有所不同,有些是愛國的,有些是賣國的。像曾國藩、李鴻章,就不能和左宗棠相提並論。曾國藩、李鴻章是喪權辱國的,左公在福建辦船政局,在甘肅辦織呢廠,在新疆的屯田,客觀上還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我們是曆史唯物主義者,對曆史人物要一分為二,左宗棠一生有功有過,收複新疆的功勞不可泯滅。”

軼事典故

自比諸葛

左宗棠年輕時自詡為諸葛亮,常以“今亮”、“小亮”等自稱,後聽聞林壽圖以諸葛亮之“諸”(諧音豬)來諷刺他,之後便不再以孔明自喻了。左宗棠自知有“氣質粗駁”的缺點,便以“寡言,養靜二條實下功夫,強勉用力”。

與林則徐結交

林則徐左宗棠布衣時,林則徐就聞其名。

1849年,林則徐途經湖南,遍尋不得,後終於在湖上得見。

左宗棠也早慕林則徐大名,急於相見,不料慌忙之間落入水中。

左宗棠爬上林則徐的船後,要行拜謁之禮,林則徐忙阻攔道:

“落湯雞了,還做什麼禮節?快去更衣!”

兩人相談達旦。林則徐歎道:

“他日竟吾誌者,其唯君乎!”

臨別,林則徐即於舟中手書一聯贈左宗棠: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左極感之,晚年猶懸此聯於齋壁。

前後對聯

二十三歲結婚時,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寫對聯: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氣壯山河的宣言,是對自己的勉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三十年後的同治五年三月,左宗棠在福州寓所為兒女寫家訓時,也是寫的這副聯語。

1838年,左宗棠取道江蘇南京,謁見赫赫有名的老鄉陶澍。

陶澍是連任了十多年的兩江總督,是當時經世致用之用的代表之物。

陶澍對左宗棠的到來,顯得格外熱誠。他們有過一段緣分。

――那是一年前的春天,陶澍回鄉省親。

途經醴陵,縣公館的一副對聯讓他怦然心動: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這副對聯,表達了故鄉人對陶澍的敬仰和歡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為得意的一段經曆。

走進公館,迎麵是一幅山水畫,上有兩句小詩:

一縣好山為公立,兩度綠水俟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