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1章 沈公千古(二)(2 / 3)

對船政事業,沈葆楨堅持“主權在我”的原則。

認為“購置者權操於人,何如製造者權操諸己。”

為了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船政局聘用了不少洋員、洋匠及教師。

對待這些洋人,在經濟上船政局給其優厚待遇,在政治上卻是寸權不讓,堅決奉行“權自我……操”的政策。

沈葆楨對洋人賞罰分明,不僅論功行賞,也量過行罰。

對不服從領導者予以開除,令其回國。

總之,沈葆楨在船政創辦之初,麵對新興的事業,麵對西方列強與頑固守舊派種種幹擾,以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排除一個又一個障礙,在坎坷的近代工業化道路上前進。

同治八年(1869年)6月10日,在沈葆楨的苦心經營下,在全體船政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馬尾船政局自行製造的第一艘輪船“萬年青”號完工下水。

該船係木殼蒸氣輪船,船身長238尺,寬27.8尺,吃水14.2尺,排水量1370噸,載重450噸,螺旋漿推進,備有風帆助力,航速10節。

9月25日,沈葆楨登船試航試炮成功,標誌著曆經艱辛的中國近代海防工業,開始起步。

在一年半內,“湄雲”號、“福星”號、“伏波”號輪船相繼完工下水。

沈葆楨並不滿足,認為蒸汽機是全船的關鍵機器,前幾艘輪船蒸汽機都是進口的,容易受製於人。

隻有仿製蒸氣機,中國造船事業才有前途。

同治八年(1869年)底起,馬尾船政局開始製造150匹馬力輪機。

技術人員與工人克服重重技術難關,終於試製成功,安裝於第五號輪船“安瀾”號,排水量為1258噸,航速10節。

同治十年(1871年)6月,“安瀾”號完工下水。

當時一位英國軍官參觀馬尾船政局後感觸地說,其產品無論技藝還是細工都可與英國的產品相媲美。

我國第一台仿製蒸汽機建造成功,是近代海防工業的一個裏程碑,在我國造船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考慮自製輪船具有蒸汽機功率偏小、炮位少的弱點,馬尾船政局向國外訂購了250匹馬力的蒸汽機,用於建造大輪船“揚武”號。

這是沈葆楨主持船政事務建造的最大一艘兵輪。

“揚武”號排水量1400噸,設三桅,航速可達12節。船上安裝10尊惠特沃思前膛炮,這些火炮從口徑和數量上均超越以前所造。

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為止,共有大小10艘輪船完工下水。

由於船政經費已頗吃緊,頑固派大臣又不斷彈劾,沈葆楨為了擺脫困境,上奏“若慮兵船過多,費無從出,則間造成商船未嚐不可,亦不患領者之無人。但兵船禦侮之資,不可因惜費而過少耳。”

朝廷批準暫造4艘商輪,以後再造兵輪。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止,沈葆楨全部完成了左宗棠原定第一期造船計劃。

這些兵輪除福建自用外,其餘撥給沿海各省,維持近海治安。

當時中國近海一帶商船增多,海盜活動十分猖獗,危及海上貿易。

清水師舊式兵船圍剿,海盜逃之夭夭,趕之不及。

待清水師裝備了新式兵輪以後,海防形勢為之改觀,兵輪速變快、洋炮威力大,打得海盜船破人亡。

為患數十載的海盜終於戡平。

沈葆楨對海防建設有兩大貢獻:

一是建造兵輪,二是培養海防人才。

馬尾船政局創立了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馬尾前、後學堂。

左宗棠、沈葆楨把培育海軍人才作為“師夷”之根本,其宗旨是為近代海軍輸送具有專門知識的各類人才。

因此,馬尾前、後學堂招收資性聰穎、粗通文義的子弟入學。

馬尾船政局建設工程破土之日,也是學校新生入學之時。

船政學堂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不但培養出許多近代工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還向中國近代海軍輸送為數眾多的將才。

這些人才大都是棟梁之材,成為海防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榮膺振興中華的重任。

除自身培養外,沈葆楨還上奏朝廷,建議派遣留學生出洋留學深造。

雖建議未得朝廷同意,沈葆楨還是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令日意格在船政學堂畢業生中挑選幾個隨其出國參觀學習,以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強化“洋技”。

沈葆楨離任後,馬尾船政局後繼者根據他原來的設想,從1877年至1897年,20年間共派出4批官費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