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5章 要上學了(1 / 2)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別詩》——隋代 佚名

高澤裝著心不在焉的樣子,故意的輸了許多的彈子球給那些小夥伴,算是補償給他們,畢竟以後見麵的機會少了,把這些東西還給他們,讓他們去跟別的孩子一起玩耍好了,自己要贏那也是手拿把抓的事。

彈子球玩夠了,又來抓石子、抓沙包玩,抓石子就比較簡單了,隨意的找幾個指頭大小的石子兒(白色晶瑩剔透的那種最好),一共5粒大小相當,誰有這麼一副石子兒,夠叫小夥伴們羨慕的。

如果沒有的話,就用瓦片蘸水來磨。那時候真有閑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碎瓦片兒磨成齊齊整整的圓形。兩人席地而坐,玩時拋起一個石子,趁向上拋的石子未落地之前,按規定抓取地上剩下的第二顆石子,再來接住剛才向上拋的石子,先一次一個,再一次兩個,依次類推,抓起第三、第四顆石子.....

抓沙包呢,就麻煩一些了,得先用布縫五個小沙包,把一個沙包高高扔起,在沙包落下之前把桌上的若幹個沙包抓到手裏,然後用同一隻手接住落下來的沙包。相信咱們大多數人都玩過吧,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也演示過這個遊戲的。

高澤盡管不太喜歡這個遊戲,不過他的技術依然是最好的,村裏幾個比他大的孩子,特別是心靈手巧的女孩子都不是他的對手,他還能玩出不少的花樣呢!

後來,幹脆回家把贏來的洋畫都給拿出來了,拍洋畫他也是理所當然的高手了,因為這拍洋畫跟打紙炮有異曲同工之處。

高澤玩什麼遊戲可是從來不需要自己準備的,都是別人主動送上門的,他也就是開始的時候從王全那兒拿一兩張,然後就是大殺四方,毫不客氣的“收禮”了。

就像這些洋畫都是別的小孩子從小商店買來的,那時候拍洋畫可是非常流行風靡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洋畫不僅僅是一種遊戲賭注,甚至成為一種收藏品。由於“洋畫”是與當時非常流行的電視劇緊密聯係的,所以隨著電視劇的變換,“洋畫”也在變換,可謂是一浪推一浪。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變得不流行了

那時,買來的洋畫都是整整的一大張,上麵的圖案都是當時收視率特別高的電視劇裏的人物和場景,把買來的洋畫一小張一小張的裁剪好,放在桌子或者地上,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相互拍對方的洋畫,采用“拍”和“吸”兩種方式讓洋畫翻過來,拍翻過來就算贏,對方的洋畫就歸你所有。

高澤還是跟先前玩彈子球的時候一樣,把洋畫也盡數的故意的輸送給了王全他們,反正他想要這些東西的話,很容易就能贏回來一大堆的。

瘋玩了兩天之後,高澤也安靜下來了,這天下午他又在練習書法了,寫了兩張,他突然想起來,是不是應該給他的那幾個小夥伴一人寫一幅字呀,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時候,看看自己寫的字也行啊!

一想到這兒,他馬上就行動起來,寫什麼呢?對了,要不就一人寫一首詩好了,還都得用楷書來寫,不然他們也不認不出來不是。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嗯,先寫一首清代鄭板橋的《竹石》,給誰呢,給王全吧!看來還是王全跟他的關係最鐵了,什麼事,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王全。

這個還得學學板橋的書法,學學他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稱“板橋體”的那種在 “漢八分” (隸書的一種)中摻入楷、行、草而獨創一格的“板橋體”。

那種特色鮮明的章法,那種能將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穿插,如“亂石鋪街”,縱放中含著規矩,看似隨筆揮灑,整體觀之卻產生跳躍靈動的節奏感,一直都是高澤學習和向往的。

高澤主要還是希望自己的好朋友能夠像鄭板橋所寫的一樣,有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還要有自己的強勁風骨。

再來一首宋代朱熹的《勸學詩 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這一幅送給周小強吧,這小子跟我的關係也不賴。隻是這小子也是個懶成精的人物,睡懶覺那是常有的事,而且看見書就頭疼。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這首宋代汪洙的《勤學》就送給於順吧,聽說這小子可疲懶得很,跟周小強一個德性,至今也沒認識多少字,讓教他的王五爺也對這個懶散的小子沒有辦法,這首詩給他還正合適。

還得給張飛騰寫一幅呢,寫什麼呢?對了,有一首詩寫的是蜜蜂,張飛騰家就是養蜜蜂的,現在他爸媽還在鄰鎮花多的地方放蜂呢!好,就寫唐代羅隱的那首《蜂》吧!“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