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6章 安定先生(1 / 2)

第116章 安定先生

跟隨黃好義一路走來,章越別的功夫沒有長進,這本事倒是一路見長。

眾人聊了一會,過了片刻。

但聞雲板聲一響,幾名官員走進了廳堂,眾人見了皆避至一旁,一並口稱先生。

“無需多禮,讓老夫見一見當今一時俊傑的風采。”

中央的老者言道,左右學生盡是抬起頭。但見這位老者一望即知是飽學鴻儒,盡管麵有病容,但這份氣度實是令人見之難忘。

章越心道,莫非這位即是胡瑗安定先生?

想到這裏,章越心底一陣激動。

竟然這個場合,還能見到他。

聽聞他如今雖為太子中舍,天章閣侍講,勾管太學,但聽聞身子一直不好,除了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久已不見學生了。

但沒料到麵試學生這個場合,他仍是會親自到場。

章越看著這位老者,不由心底激動。

這位老者是周敦頤,程頤,範純仁等等大牛的老師。

範仲淹及後來的王安石對他都是佩服不已。

他與孫複,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都是範仲淹手下的變法大將。如今範仲淹,孫複,石介先後逝去,唯有他仍是健在。

範仲淹主持慶曆新政雖是以失敗而告終,但官家仍以胡瑗主管太學,曾為範仲淹左膀右臂的歐陽修於嘉祐二年為科舉主考官。

可知新政雖以失敗而告終,但官家沒有放棄這一主張,讓歐陽修,胡瑗主持太學,貢舉,為國家儲才。

不過被官家譽為‘真先生’的胡瑗,範仲淹的半個老師,生命怕是馬上要走到了盡頭。

胡瑗強撐病體,親自負責太學生招收之事,足見他對為國舉才之事的慎重,真真切切地希望選出幾個有用之才,將來為國之棟梁。

什麼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

反而章越方才一群人在那邊‘凡爾賽’,好似自己被迫勉強才來太學一般,倒顯得有幾分慚愧。

胡瑗看了一遍眾人,問道:“老夫胡瑗,如今勾管太學,不知爾等為何來太學?”

眾人沉默一陣,此時一名學生上前道:“稟安定先生,國事垂危之如今,昔歲幣和契丹,尚可言遼國勢大,但連西夏亦以歲幣和之。國辱則臣辱,國事到了如今這地步,實因循不改,弊壞日甚,昔範相公殫精竭慮,以遂欲更天下弊,然卻……如今天下乍看並無大事,實則民變兵亂一日多似一日,一年多過一年,然若不早為提備,事未可知。”

章越心道,這話說得牛啊,妥妥的就是課代表的水平。

胡瑗點點頭了道:“然也,此正乃老夫勾管太學之宗旨……”

這名學生聞言大喜,卻聽胡瑗下一句道:“然卻全非爾等來此之意。”

這名學生聞言又有些神色掛不住。

章越,黃好義對視一眼,暗自好笑。

“方才我在隔壁書室,聽聞有人言來太學是因‘太學還可以’,‘太學可以白吃白住’,‘饅頭不錯’。”

下麵學生一片麵紅耳赤。

章越心道,好個安定先生,實不是個厚道人,居然貓在一旁偷聽。這回完蛋了,連底褲都被看穿了。

˙眾學生之中羞澀之人不在少數,另一邊則有人偷偷嘲笑。

但見胡瑗緩緩道:“其實兩個說法都不好,一個不能明體,一個不能達用,一為過,二為不及,汝等無論來不來太學,需先求‘明體達用’之道為先。”

方才那名學生正色道:“先生,報效國家,如臣子報效朝廷,為何不能稱為明體呢?學生方才這番話可是出自真心實意。”

胡瑗點了點頭道:“誠然……”

這時候章越心想,我不出手,誰出手。這個問題我會。

當即章越心念一動,排眾而出:“安定先生,此話學生想試答之。”

胡瑗看了章越一眼點了點頭。

章越道:“學生以為忠君以孝為本,故而自古三代以來,仁君聖祖莫不以孝治理天下。故而忠臣良將必出於孝子之門,對父母不孝,又何談為國盡忠,為君王盡命?”

那學生道:“吾孝聞於鄉裏,昔日……”

章越微微一笑道:“兄台之孝不用多言,我並非言兄不孝,我是說試想有一戲子,演一至孝之子,那麼可以說他是天下最孝順之人麼?”

眾人聞言皆是笑出了聲。這個例子夠打臉。

“這……”這學子一時失語,隨即言道,“按你這麼說,那麼我們百姓之孝行孝舉都是虛行作偽麼?朝廷又何必表彰節義之士麼?”

章越早知對方有此一問,於是失笑道:“兄台所言有道理,這也是為何方才判監所言‘明體達用’。”

“正所謂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論心即是明體,論跡即是達用,以心論跡,這就是明體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