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70章 治國爭論(1 / 2)

第470章 治國爭論

韓忠彥所贈之禮,低調奢華有內涵。

好比拿三百塊送禮,一人送了酒,一人送了一雙名牌襪子。

韓忠彥送上是海南真水沉,此物一兩值一萬錢。韓忠彥每人都送了一兩,此外還有筆紙。

就拿筆而言,用得是宣筆。

筆用上好的紫豪,通體用上等的寶玉製成,還請了製宣筆最有名的匠工雕鏤象征吉祥的龍鳳圖案,於筆下刻名,如此一支筆其價值更勝於沉香。

按照韓忠彥的說法,傳出去也好說,外麵的人聽聞了,得知不過是贈了一支筆而已,聽起來不甚貴重,但其實門道都在其中。

章越聽了不由感歎,從古至今官場送禮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可以活到老學到老那等。韓忠彥自己送沉香,而讓章越送筆,如此也合乎章越的身份。

而此刻皇宮之中。

中書韓琦,曾公亮,樞密使富弼皆在官家麵前奏事,此外參政和副樞密,兩製,諫官也是在場。

議得正是如今西夏國主李諒祚侵攻西北之事。

韓琦,富弼身為二府最高的官員,一左一右而立,不過二人之間涇渭分明。

而奏西夏之事時,二府之間也十分的沒有默契,在官家麵前各說各的,似一些準備沒有。幸虧官家經驗不足沒察覺其中異樣,若是曹太後在必是能發現其中端倪。

沒錯,韓琦,富弼徹底失和了。

故而導致在君前奏對時,二府沒有事先溝通,導致兩邊意見不一。

這責任在誰?

在嘉祐初時,富弼為宰相,韓琦為樞密使,每次有關軍國大事,富弼都事先找韓琦商量後再麵奏官家。

但到了如今,韓琦為宰相,富弼為樞密使。

除非官家下旨兩府合議,韓琦從不將自己的主張與富弼事先說半句。

特別到了韓琦撤簾曹太後,還政給官家之事上,韓琦與曾公亮,歐陽修,趙概都通了氣,唯獨不與富弼商量。

富弼事後得知此事後大驚,向韓琦問道:“此事你為何不事先與我商量呢?”

韓琦道:“撤簾是太後自己的主張,我怎麼好與你說。”

富弼聞言大恨,回去後與下僚家人們言道,韓公這是要我富弼於滅族的境地啊。

富弼這話說得是沒錯,撤簾還政這麼大的事,富弼如果對官家沒有當場表示支持,就如同等於反對。

似富弼這般重臣反對官家親政,放在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富弼說完後,不少人都憤慨要與韓琦不幹休,但富弼不愧是君子,對左右言道韓公必有他的難處,最後還是自己退了一步沒有將事情鬧大。

不過韓琦與富弼算是徹底斷了來往。

這次關於應對西夏國主李諒祚興兵入寇的事,韓琦與富弼兩個人,便是一人說一套,毫無默契可言。

韓琦的意見是主張往西北添兵添將添糧,以為戰守之計,同時派遣一使者去西夏責問其國主。

而富弼則主張,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不足以支持,宋朝與西夏在西北的戰爭。

富弼道:“如今公私困竭,士卒驕惰,將帥乏人,而西寇犯邊,國家安危莫過於此。年初時,諒祚遣使入京,我方使臣言語輕慢,侮其國主,西夏使臣曾言要朝廷處罰使者,但朝中上下對此卻不了了之。”

“司馬光,呂誨曾與臣言,一旦使者心懷怨懟歸國,一國之人皆以為恥,必然興兵報複,以至兵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