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章 維係生命的農忙(1 / 3)

父母每天都很忙,為了一家人生活,從天蒙蒙亮開始忙碌。

天氣晴朗的日子,父親早早就起來去菜地幹活,給菜施肥、除草,等我們起來吃飯上學時,他已經幹了幾個小時的活回來一起吃飯了。

母親一日三餐都煮飯給我們吃,還要煮豬食喂豬,我們那裏養豬的豬食,基本上都要在鍋裏煮過,這樣讓豬吃,養出來的豬肉味道才會非常好,哪家在煮豬蹄或者燉豬肉,幾十米外就能聞到豬肉的香味來。

現在想想,出現這種原因有:一者當時生活條件差,能吃上肉的日子很少,燉肉的氣味烙入孩子們的腦海;再者當年家禽家畜的肉味的確很美,家鄉的水純淨甘甜,加上家鄉自釀的紅米酒,烹調時總是十裏飄香,以至於如今我們那裏的人外出,都要從家鄉帶些這種酒來烹調,食物的味道就會變得香美。

那年代,一隻雞養上一年或者幾年才會宰殺,而且吃得都是穀物或者雞它們自己到地裏尋找的食物,非常健康,根本不用擔心汙染、激素什麼的。豬至少都要養上一兩年,超兩三百斤,甚至達到五百斤重,一般都是到過年時宰殺,或者有些家庭需要辦紅白喜事才會殺豬,自家沒有時,就會到村裏聯係,看看哪家豬願意賣掉,遇到某些特殊時候,就是才百多斤的豬也得拉出來宰。因此那年代特別期盼過年,期盼哪家能有喜事,我們就有希望品嚐到各種美味佳肴!

豬是家庭必備的家畜。而豬圈就成為關鍵的問題,條件好一點的家庭,豬圈就可以建在房子外邊,我們那座房子的四戶人家,隻能建在房子圍牆內,我清楚地記得,我們家的豬圈是在廚房旁邊,鄰居家的就建在他們家窗口,好在房子到處通風,不然會被各家的家禽家畜的氣味給薰暈!

父親不知道哪裏常來本領,竟然會養蜜蜂。當時我們家還養了羊,羊圈上邊的牆中間,父親把蜜蜂養在那裏。因此我對蜜蜂有了許多了解,平常沒事時會躲在蜂箱旁邊觀看蜜蜂的忙碌的身影,看到它們進進出出從外麵采蜜回來的蜜蜂,大部分最後兩隻腳都帶上花粉之類,呈淡黃色,我明白那就是它們用來建造蜂房與製造蜂蜜的材料。

我喜歡蜜蜂,它們不要我去養它們,反而是它們給我帶來甜蜜的生活,讓我在成長的歲月裏,認識了蜂房的造型,認識了蜂蛹,認識了蜂王、工蜂,明白蜂王多了就要把另外的蜂王消滅,否則會造成“分家”,就是一部分蜂會在蜂王的帶領下離開蜂窩,飛到別處去,或者飛到不遠的地方,它們也像人一樣,兄弟姐妹多了,到一定的年齡就得各自成家。成千上萬的聚集在一塊,黑黝黝的一團,發出嗡嗡地聲音,讓不懂蜜蜂的人望而生畏。

遇到這種情況,父親在家的日子,父親就會找一個新的蜂箱,在蜂箱上涮點蜂蜜,然後把蜂箱罩上黑布,戴上鬥笠,輕輕悄悄地把蜂箱放置在那團蜂上邊,如果這樣的蜂落在某些地方,蜂箱放在上麵,蜜蜂聞到蜂蜜,就會飛到蜂箱裏,父親會輕輕去推動那團蜂,估計是蜂王躲在裏麵,必須讓蜂王聞到蜂蜜,在蜂王的帶領下,這些蜂才會進入新的蜂箱。這正是“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遇到父親到外地去賺錢時,這種情況我們就沒辦法,有時村裏另外的養蜂人會來收蜂,遇到這樣的蜂聚集某些樹上時,就會讓它們自由選擇,有時它們會飛到別人的房間去,我們家二樓就曾經出現兩次這樣的蜂,從而讓我更了解它們。

蜜蜂也有敵人,有一種蜂,會入侵到蜂箱,在蜂窩裏吃蜜,還會吃蜂蛹,會咬死蜜蜂,甚至還會攻擊蜂王,遇到這種情況,父親會在今晚,點上一些香,端起蜂箱,然後利用煙薰,找到那種“敵人”,把它們捏死,然後清掃蜂箱下麵被入侵至死的蜂屍,讓蜜蜂有個美好的安全的家園。

有意思的是,聽說蜂蜜不能隨便送人,否則蜜蜂知道後就會離開原來的蜂窩,因此來我們家找蜂蜜的人都明白,多少給點錢,或者用別的東西來交換。其餘的有時會拿去賣,多少給家裏增添那麼點生活費用!

父母忙,家裏的孩子也不會閑著。我們七八歲時就會割草砍柴,就會幫忙做家裏的輕巧的事務。

我清楚地記得清明開始就農忙,先是種土豆,我們放學回家或者星期天都要去幫忙的,挑過豬糞牛糞羊糞,沒有化肥,隻能利用起這些現有的“財產”,還有每天燒飯積累起來的草木灰,這些都是植物的營養品,也是維係著農村生命的生產資料。種植土豆時是父親先用手工翻好園地,再挖兩排穴,左右兩穴的中間是留著種番薯的,然後是我們分土豆種,再在土豆種旁邊放些天然的肥料,再封土,平平整整才算完事。忙完土豆,就是父親種菜,等土豆長到二十來公分高後,接下來在種植土豆的園地中間,扡插番薯,當然在種植土豆時就預算好種植番薯的間距。

土豆與紅薯是副食。想起在土豆豐收後的日子裏,每家臨近燒飯的時候,家裏的母親們就會端個臉盆,裝滿土豆,然後利用瓷片或者舊牙杯剪下來的鐵片來刮土豆皮,幾家婦女或者小孩聚在一起,邊刮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