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 求雨(1 / 2)

具體哪一年,我們不必去考究與追查。隻記得那一年夏天,天氣非常炎熱與幹旱,在山村,而我又是少年時代,熱到什麼程度,沒有多大印象,不會像現在在城市裏熱得讓人揪心與煩悶。地球變暖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切切實實感受到,就我們山村來看,一年年下雪的幾率越來越小,寒冷的冬天已經基本不存在,偶爾下場雪已經成為稀奇,與我們小時候相比,真的完全變暖了!

記得非常清楚,大人們都說那年有“兩個太陽”,因此才出現那麼幹旱。幹旱的程度我是看到過的,大部分稻田裏的水的幹了,田裏的泥土成了白花花蜘蛛網狀,與水稻的根在一起,感覺就像水稻根的“X光”照片,根係有許多都能清晰可見,雖然泥土龜裂,根還是死纏爛打想把泥土緊緊牽在一起,舍不得離開泥土。

幸好是仲夏,村裏的水稻已經都成長起來了,應該是第二次施肥與除草的季節,也就是我們放暑假的那段時間,即使很久沒下雨了,水稻還未枯死,如果是秧苗受到那樣的“炙烤”,估計早就成為“秧幹”。我的確見過“秧幹”,就是有幾年秧苗多了,把秧苗拋到田埂或者別的地方,讓秧苗給太陽曬死。有幾年在插秧時,有些稻田已經幹得無法耕田,然而等過了十來天,突然下起大雨來,讓那些田又有了水,父親不忍讓田荒了,於是抓緊時間去重新開墾起來,找些有點像“秧幹”的秧苗插到那田裏,即使沒有原來那種收獲的希望,總沒有讓田荒著那樣讓人揪心,遇到運氣好的時候,後來插的秧長勢居然能追上先插的,甚至還有超越的時候,正因為如此,哪怕有一絲希望,總不會讓田荒著,有時會到別村去找秧苗,周圍有些地方比我們村海拔還要高,而他們插秧就比我們村遲,因此幸運時能從他們那裏找到他們有剩餘的秧苗。正是從父親那裏學來一些“不放棄”,每次遇到什麼困難時,都會想到父親這樣幹旱還要為那些稻田插秧的意誌,我們憑什麼輕易放棄?

在那年代穀子就是農村人們的命根子。沒有別的收入,沒有更多的經濟來源,穀子更是我們村的寶貝,因此村裏或者鄰裏就會出現因稻田糾紛產生過悲劇,嚴重者構成刑事犯罪。在自然災害麵前,人類顯得十分無奈,顯得十分脆弱,幹旱與水災,同樣能給人類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那一年,就是遇到了嚴重的幹旱,我有點懂事了,也有了最要好的朋友——小牛。小牛個子高大魁梧,年齡相同,他卻高我一個頭,他的憨厚與黝黑,讓班裏的女同學嗤之以鼻,而我卻會幫助他,把全班女同學的都取了不雅的綽號,女同學欺負小牛時,我就讓小牛高喊那些讓她們討厭的綽號,用以還擊女生,以抵消深受“欺淩”的痛楚,達到內心的平衡。

小牛是我重量級夥伴,由於同住一座房子,放牛或者砍柴,童年與少年以至青少年,我們幾乎天天都在一起。另一個與我要好的朋友就是土豆,他長得圓頭圓腦的,他家人當年沒糧食就期望能有土豆充饑,也就那年生了他,因此叫土豆。山村生小孩時,為了孩子利於成長,總喜歡取個小名,越難聽越好,因此村裏有了阿狗、阿豬、蝸牛等小名的孩子。另一個很要好的小夥伴,小名叫帶豆,不知道小名到底對人生有何影響,帶豆居然長得細長細長的,個子高,瘦得幾乎風吹都會倒下的感覺。我的小名叫小男,每個人都這樣喊叫,而我的個子真的小小的。一所學校裏,我們這班有了我們四個男孩一起,被別人稱為“四人幫”!

小牛與我放牛回家,母親就對我說:“小男,今天有佛事,我們要拿點菜去,小牛媽也會去的。”

“去哪裏?那是迷信吧?”我急忙說。

“你這孩子,別胡說,今年這麼幹旱,村裏開始請法師前來求雨,別多嘴,萬一雨神聽到,雨不下到咱們家的稻田裏,到時你吃啥?”母親輕微細語而嚴肅地說。

大人之事,我不能管,更何況是村裏的事,既然有人求雨,何不去看個究竟?於是我跑到小牛家叫喊:“小牛,我們一起去求雨!”

“求雨?你要去求雨?”小牛驚訝地瞪著眼問我,眼睛如此大而圓,就像村裏別人家的葡萄那樣晶瑩剔透,那表情一直深藏在我有腦海,以至這麼多年還十分清晰地浮現在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