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章 家(二)(2 / 2)

刷一層清漆,待其晾至半幹,再刷一層,三遍以後,再覆一層白洋布,重複清漆工序,共三層洋布九道清漆,幹透後開始按照主家要求彩繪。

這是一個極其費工的活兒,但是做好以後,用個十年以上沒問題,符合農民喜愛大件物品耐用喜慶等特點,關鍵價格還可以承受。

畫油布過程中需要等待,經濟允許的話一般人家同時要求匠人畫炕圍,就是從窗台開始,沿炕畫高80公分左右油漆壁畫,以花鳥蟲魚、梅蘭竹菊、四大名著等為題材,地下以等高淡色柒刷就。

李之重家由於父親任職村委會,有時候會有公社領導過來,炕圍主題選的是新社會新時代,由五六幅不同圖案組成,北京天安門、南京長江大橋、大煉鋼、紡織女工與火車呼嘯而來等。

李之重小時候沒見過火車,看到圖案不禁想,這東西趴下還跑這麼快,那站起來會何等的迅速。

油布下麵鋪羊毛擀製的氈子,羊毛是多年積攢下的,請擀氈匠在夏天做的,因為有很多工序需要在水裏完成。

氈子下麵是手工編製的蘆葦席,是奶奶和母親共同完成的。席下是炕,表麵細泥塗抹,光滑平整。

炕一般分三種,靠西山牆或東山牆的炕,也叫順山炕,一般兩間的大屋(寬兩丈)采用;一間的小屋基本都是北炕,也叫倒炕;南炕就叫南炕,一般裏外間或後開門的才會出現。

李之重家的炕是從內窗台沿西牆直抵後牆,長約五米,寬約兩米,炕沿是一整塊榆木,質地堅硬花紋素雅,僅需清漆兩道即可完美呈現,這種炕沿年代越久遠花紋和沁色越好。

屋內正北靠東牆貼北牆一躺大紅櫃,是三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北方農村最大的家具,既是擺件,也是存儲衣物及貴重物品的地方。

大紅櫃長約兩米二三,高約一米三,下墊三層三行青磚,總高一米五左右,寬約一米,櫃板厚約三公分,就地取材,材質一般用楊木或榆木,柳木多用於棺材。

櫃分兩節,一麵有鎖,鎖是固定在櫃板裏麵的,鎖眼位於其中一節中間緊靠上部,該位橫向掏空櫃板六七公分,但不能掏塌,掏空位置貼櫃沿上部裝鐵質滑軌,上裝U形卡槽。

掀開的櫃板對應鎖眼位置也橫向掏空五六公分左右,掏空位置橫向固定一個鐵質T形鎖舌,鑰匙呈L形,後帶圓形手柄,蓋好櫃後,通過L形鑰匙撥動U形卡槽左右移動,套住鎖舌為上鎖。

鎖眼位置鑲嵌一塊兒七八公分左右銅製圓盤,散發著金色光芒。

無需鑰匙,這種鎖在李之重七八歲時就用一根木筷破解。在母親殫精竭慮選擇和更換鑰匙的藏身之所時,李之重裝出一副非禮勿視的樣子。

這樣可以時不時偷吃一些沒有數量概念和非完整的稀罕吃食(怕被看出來),直到十三四才暴露,也是過於貪吃的結果,雖有潛伏的才能,缺的是抗不了老娘的酷刑。

另外一側也可以上鎖,沒鎖那頭活動櫃板和櫃中間隔板接壤處,加一塊兒厚約三四公分長約四五十公分的長方柱形木料,木料中間位置與隔板對接處同穿一公分左右的橫向孔,活動櫃板放下,一根木棍兒一插即可上鎖。

如此貴重的家具,精心養護是少不了的,清理不能用笤帚,雞毛撣子是最佳搭檔,有條件的人家還在櫃上擺個撣瓶(瓶狀瓷器),專門放撣子。

這是他母親的陪嫁,因其姥爺家貧,當時未能及時隨嫁,惹得他奶奶腹誹許久。

更有意思的是七十年代末,李之重的二姐結婚,未婚夫家也貧,不過當時大家都窮,但大紅櫃不能少啊,未婚夫兄弟手巧,硬生生用水泥築就了一躺。

刷上紅漆,一點都看不出材質,唯有大櫃的櫃蓋是木頭的,因為水泥的易損且太重掀不動。但從大紅櫃用途講就強差人意了,陰寒不透氣,存放衣物棉被有所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