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七章 撈魚(一)(1 / 2)

上午十點多,雨停了,一早的下雨意味著今天羊倌兒要歇工了。

放羊的羊倌兒按照約定俗成休假。

休息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初六上工,正月十五休一天,八月十五休半天。

其他休息的日子就是早上下雨天或下雪及下大雪後的幾天。

也就是說等雨停了,李之重要去放羊。

放羊不是個好差事,雖然滿打滿算放夠兩個小時羊吃飽了即可。

可泥濘的野外,陰冷潮濕的天氣,時不時可能來襲的暴雨,想想都難受。

關鍵還要在滿是露水的草叢裏割草,衣服不一會兒全濕了。

雨披就一小塊塑料布,頭頂一個折疊的化肥袋子。

真要下起雨來,啥事不頂,穿戴起來倒像個喇嘛。

如果打雷羊受驚亂跑更是一場災難,水多路滑,追又追不上,簡直要了命。

李之重發愁的時候,三寶來了,為響應二拴叔休學的號召,李三寶幹脆不念了。

李之重的大哥(李拉住)也沒說啥,知道也不是那塊讀書的料。

有句歇後語“割上圪針喂羊了——心盡到了”。

意思是我已經給你創造條件了,你不讀書那是你的事情了,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圪針是枸杞樹枝杈曬幹以後的叫法,堅硬刺多且鋒利,多用於牆頂,防止攀爬,喂羊就是做個樣子。

三寶過來的目的就是叫他二拴叔一起放羊,李之重長籲了一口氣,怎麼就把三寶忘了。

叔侄倆拿著一把鐮刀趕著九隻羊向西出發了,天還是陰沉沉的。

不過西方開始泛白了,看起來一兩個小時內暫不會下雨。

看天這種技藝農村小孩很早就懂了,與大人的傳教是分不開的。

比城裏孩子看紅綠燈複雜多了。

口肯板升是一個半農半牧區,有很多荒地,今年雨水長,地裏長滿了各種雜草。

到了放羊的地頭,有很多相熟的小孩已經上崗了。

不過羊群不敢離得太近,擔心混了群不好分開。

李之重和三寶也分了工,一個看羊一個割草,輪流替換。

羊草好點的就是水稗子和蘆草,按照大人的說法就是適口上膘好消化。

兩人選的草都一樣,不過三寶人大手快,不一會兒一人一捆的任務完成了。

三寶看著羊,李之重在附近溜達。

一個小渠邊上,看見渾濁的水裏不少小鯽魚時不時的漏出脊背,忽然想到一件好事。

西海子管理站在口肯板升村北邊,退洪渠入口處拉的鐵網子,由於多年鏽蝕,水下破了一個巨大的洞。

七八年八月十五後第三天,大青山發洪水,從西海子裏嗆出(逆水遊出)很多大魚。

讓最早路過入水口的村民小發了一筆。

因為魚有逆水遊泳的習慣,原因有二。

第一是方便捕食,很多魚是以浮遊生物為食的,而這種生物隨波逐流,魚逆水遊泳則可更輕易的捕食。

第二是方便呼吸,魚呼吸時需要使水進出魚鰓,逆水進出的水流相對速度更快,可以攝取更多的氧氣。

洪水大的時候,魚逆水進入退洪渠。

但洪水來的快去的也快,魚很容易擱淺在退洪渠裏。

一些最早發現魚的農民最多收獲三四百斤,而且在沒有什麼工具的前提下。

想到這裏,李之重趕緊吆喝三寶趕羊往家走,這時天也給力,又滴答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