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八章 春種秋收(九)(2 / 2)

據鄰村一位兒子就職於吉蘭泰的唱過戲的大媽稱,吉蘭泰醃菜不用甕。

家地下挖個坑就是鹽坑,把菜扔進去就不用管了。

多會兒想吃多會兒撈,惹得一眾婦人豔羨,果然是唱戲出身,編的和戲文似的。

一年大媽吉蘭泰探親,攜帶三麻袋鹹鹽勝利歸來。

吃瓜的群眾深受刺激,說什麼的都有,有說“到死也吃不完,”有說“吃死也吃不完。”

“恨人有笑人無”這種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熟醃加了一道工序,就是入甕前過一遍開水。

加速其脫水,升高了甕內的溫度,加速發酵,酸的比較快。

用不了十天半月就可以勉強食用了。

過水本地人稱“拉白菜”,李之重很不喜歡這個工序。

冷冷的秋日家裏,爐子還沒點燃,“拉白菜”一淋一地水。

家裏更是陰冷了許多,還濕漉漉的,大人們其實也不喜歡,隻是想著早點能吃。

三百六十斤醃兩大甕還剩下點,放在窖裏可以現吃。

這兩甕可以吃到來年七月初,是土豆的黃金搭檔,也是窮苦百姓的日常。

窮漢相親據說要借很多東西,衣服和糧食自不用說。

酸菜也要借,細心地女方家人甚至會檢查菜甕和土豆窖。

醃鹹菜用的是三隻甕或五隻甕。

一個是芥菜甕,一個是蔓菁甕,本地一般是幹醃,也叫幹埋。

收獲的芥菜去泥、去櫻和去梢,左右兩刀去須。

大的一破為二,清洗幹淨,暴曬兩天。

加一層鹽加一層芥菜,鹽量為十比一,櫻子放在最上麵。

每層都要排緊壓實,封缸一月後可食用。

蔓菁的做法差不多,鹽量略少,口感微酸。

十一月初,土豆和蘿卜開始收獲了,收土豆蘿卜本地人叫“起”,形象生動。

生產隊起土豆中午不回家吃飯。

帶上兩口大鍋,半袋子小米,一擔桶(取水用的)。

心細的女人帶個飯盒,沒飯盒的拿個碗,啥都不帶的,洗洗鍬頭也可以用。

筷子是草棍兒或柳條。

到地裏後,先起幾壟土豆。

挑選大小適中的表皮發澀的土豆,大小適中熟的快,表皮發澀瓤發沙。

用柳條編製的筐裝起來。

地頭先挖兩個地灶子,用來架鍋熬粥。

另外再挖幾個小坑生起大火。

等小坑裝滿熱灰時放入準備好的土豆,再在上麵加柴火。

烤製半個小時左右,從灰裏麵掏出。

烤好的土豆表皮焦黃,掰開,瓤白沙麵,冒著熱氣,惹得一眾社員垂涎。

不停地烤,不停地吃,直到沒人再要了為止。

有些節省的人家起土豆的頭天晚上就不吃飯了,就為這一頓。

這時的土豆地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吃是主要的,玩是捎帶的。

土豆地還有一個樂趣,就是莫名的出現一些西瓜蔓或香瓜蔓。

結著幾個秋瓜,雖不大但很甜,關鍵是稀缺。

孩子們一壟一壟的仔細查看,唯恐有漏網的。

遠處忽然聽見一片歡呼,那是有個幸運的家夥又有收獲。

這種好運李之重在包產到戶後,家中的土豆地裏才有斬獲。

至於西瓜和香瓜是怎麼長起來的,種子又是從哪裏來的,李之重後來分析極有可能是農家肥裏帶去的,不過是休眠期長了些。

蘿卜種植目的就是為給七頓半餃子做配料。

雖說是配料,卻有枝強幹弱之嫌。

首先它的用量是肉的兩三倍,最高可達四五倍,用量和家人數成正比,和光景好壞程度成反比。

一般每個生產隊都種的不多,一個人分個十斤八斤的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