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一章 李德章走了(一)(1 / 2)

李德章走了,和前世時間一致。

秋收了,天涼了,打墓坑土地還沒上凍。

事宴剩飯菜不易壞,躺在棺材裏也不會馬上發臭,總的一句話就是死的日子不錯。

給未亡人一絲慰藉,按照李之重大娘的原話“終於做了一件好事”。

李之重沒明白大娘說的好事,是死本身好還是日子好還是都好。

李德章生於民國六年,讀過幾年私塾,字寫得不錯,個人形象也很不錯,濃眉大眼的。

幾年私塾的價值每年臘月集中體現一次,那就是代人寫春聯。

他那個年代,識字的很少,字寫得好的更少,而且會編對聯的更是鳳毛麟角。

李德章兼備了上述優勢,加之村子裏有口皆碑,於是就有了上門代筆書寫春聯的業務。

代寫時間在臘月二十六到二十九,四天時間。

這幾天的李德章牛氣的不行,三請五叫,趕著飯點兒來到。

有吃有喝還能收個紅包,當然這是富裕人家才有的排場。

你以為寫完就沒事啦,回答是不,還要指導的貼。

識字的好說,告訴他們每副對聯對應的位置即可。

不識字的還需現場指導,否則“豬羊滿圈”能給你貼到家門門楣上。

有些窮人家請不起寫春聯的,又不想失了春節的氛圍或被神仙責怪。

裁好對聯後,用碗底蘸鍋底黑扣圈兒,反正大家都不識字,寫了白寫。

解放前富裕人家最常見的大門對聯一般是“門前車馬非為貴,家有兒孫不算窮,”橫批“耕讀傳家”。

這是中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治家理念,一直到九十年代還有人家這樣寫。

淘氣的孩子會把對聯的最下麵“貴”“窮”兩個字撕掉,意思大變,惹得主家破口大罵。

會編對聯還有一個老漢,一年請人寫了一副大門對聯“養羊不如賣草,養兒不如五保”,橫批“不好過哇”,一時村民大嘩。

李德章當過兵,不是被抓的,是自願。

前後當了兩次,原因嗎就是愛吃好的不愛幹活,還是資深洋煙(鴉片)專家。

結過兩次婚,第一次結婚一年後被他賣了,對,就是賣了。

因為吸食鴉片太費錢了,不得已而為之。

沒想到李之重的前大娘賣後不到半年死了,吃瓜群眾都說李德章有眼光。

村人表揚未卜先知能占便宜的,叫“早知道老婆死賣了活人氣了”,李德章是踐行者和受益者。

現任大娘是六零年甘肅逃荒來的。

攜三女一子不遠千裏來到了口肯板升,這裏又生了三個兒子,功勞很大。

老太太勤儉了一輩子,老年享了福,有專人伺候。

李之重穿前已經九十六歲了,能吃能喝能自己行動,有挺進百歲的念頭。

李之重的奶奶對這個大兒子也實在沒有辦法。

一直到六零年才算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她管了。

老太太說這個大兒子說最大的貢獻就是立了後,有三個兒子。

李之重母親的評價是大爺的當兵可雇工一個,在解放初期定成分時起了很大作用。

鴉片的禁絕是個曆史問題。

口肯板升沉寂了二十多年的鴉片買賣,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又有人開始重操舊業。

賣的買的又聚了起來,可惜李德章沒能趕上這個遲到的好時光。

讓多年以後和李之重聊天的大娘長出了一口氣。

人一旦吸食上癮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了。

當然,抽大煙的也有勤勞聰慧的,比如下麵這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