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二章 李德章走了(二)(1 / 2)

李德財為他大哥洗了臉,刮了胡子。

用一塊兒門板和大侄子把他父親抬到了東正房炕上。

炕是順山東炕,頭衝外東西擺放到炕中央。

隨後打發大侄兒去他家把那隻白公雞抓來。

“引魂”就是把死者的靈魂從逝去的炕上先引到門板上。

這時的門板又稱“靈床”,其實是沒有專門的靈床用門板代替湊乎著用。

公雞抓來了,李之重和母親也跟了過來。

先沒敢和他奶奶說,怕老人受不了。

李德財接過公雞,雙手各拿一個雞翅向雞背處靠攏。

將雞翅前後錯開交叉別住拎在手裏,在炕上李德章剛躺的位置處用公雞抹了幾下。

然後到東正房拎著雞繞門板一圈兒後,把雞拴在門板上,這個過程叫“引魂”。

雞也叫“引魂雞”。

引魂雞在出殯之前還要繼續喂養,等出殯那天隨靈柩到墓地後放生。

如果死者生前做過屠夫。

那麼他臨死之前,家裏人要用一塊大紅布,把他的手包起來,偽裝成被斬斷的樣子。

據說這樣做就可以避免在陰間被他宰殺的牲畜咬他的手。

同時,家裏人還要在死者的嘴裏放上一枚銅錢或硬幣,這叫做“含口錢“。

有條件的人家直接放個現大洋。

沐浴更衣的儀式結束之後,還要做“倒頭撈飯”。

就是用糜子米開水汆過撈出,盛到死者生前常用的碗裏。

堆滿呈丘狀,在插一雙筷子在米飯上,呈V字形,筷子頂部裹棉球。

這是為了不讓死者餓著肚子到陰間去受罪,而成為餓死鬼。

當然這種插筷子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極為避諱。

平時我們吃飯筷子隻允許平放。

如果把筷子插在飯裏麵,家裏大人肯定要罵的,說那是給鬼吃的。

這碗撈飯也不浪費,等出殯時要倒在一個黑色小罐子裏,俗稱“衣飯罐”。

衣飯罐供在棺材大頭前麵。

出殯前每日家裏的飯食都要夾一點放在裏麵,供死者享用。

待出殯棺材下帳後放在大頭側麵的凹陷處,保證死者在陰間衣食無憂。

據說罐內米和飯食有釀成酒的,是大吉之兆,就是沒聽人喝過。

“照死燈”就是為死者的靈魂在黑暗中提供一片光明。

找一個白碗,裏麵加半碗麻油(麻子榨的油,色青綠)。

油上漂浮兩根紮在一起的細高粱秸稈。

長約七八公分,中有縫隙,秸稈上部托一枚銅錢。

一根棉質油焾穿過銅錢中央方孔。

碗上緣粘麻紙圍成一圈,麻紙高約十公分,用於防風。

點燃油焾,置於死者頭部,謂之“照死燈”。

棺材是沒有的,這讓李德財有些為難。

按照李德章這個年齡是不可能準備的。

他母親倒是有壽材,上好的鬆木棺材,前幾年李德財就給準備好了。

現在馬上買木料給李德章割棺材也來不及了。

知道大哥的死訊也瞞不住,再說還要用老太太的壽材,李德財隻好和母親商量。

老太太聽到大兒子的死訊,沒說話,沉默了一會兒。

“你哥入殮就用我的壽材哇,唉,灰沒頭(罵人話),臨死還坑你老娘一道。”奶奶憤憤不平的說。

婚喪嫁娶對一個家族都是大事。

這個時候家族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

李拉住兄弟倆沒用招呼,領著兩個成年兒子直接過來幫忙了。

而且要本著“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原則,從開始一直忙到事宴結束。

入殮一般等太陽落下才可以進行,因為陰魂見不得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