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三章 李德章走了(三)(1 / 2)

靈棚搭在院內靠西牆,是四根立柱綁四根橫木。

頂上搭葦簾且垂在兩側,若下雨可用塑料布覆蓋棺木,棺木沾水不吉。

棺材擺放在兩個長條板凳上,用於支撐和抬高棺材。

大頭朝東,大頭前擺放供桌。

“靈位”、“照死燈”、“衣飯罐”和“倒頭撈飯”橫擺在供桌上。

“照死燈”要保證長明不滅,需要經常添油。

“衣飯罐”也要頓頓供奉,不要讓死者在家最後幾天餓著了。

棺頭地下擺著一排溜出喪棒,裹著帶穗的麻紙。

出喪棒前放一個黑色二號盔,供停靈期間燒紙用,叫“陰陽盆”,也稱“老盆”。

盆內燒的紙有兩種,一種是早晚“點紙”,是孝子賢孫們一早一晚的固定儀式。

點紙期間,一般由妻子或女兒或姐妹等,邊哭邊訴說著死者的豐功偉績。

也訴說著自己的思念,叫“哭靈”。

這是個技術活,拿腔作調,言之有物,聲淚俱下。

後世有冒充孝子專門掙這個錢的,若其祖上有靈,會不會跳出來掐死這些假的孝子賢孫。

另外一種就是前來吊孝的要在棺前行個禮,家人要叩謝且陪同燒紙。

老盆要在棺材起行時,由代東的陰陽先生將“老盆”放在長子頭上繞一圈摔碎在棺前,稱之為“摔盆”。

出喪是個繁瑣的事情,需要專業人員來操持。

口肯板升就有一位有名的陰陽先生,大名王得用。

身兼陰陽先生、代東、紙紮匠人和鼓匠聯係人等一係列職位。

請了他以後,批殃、擇日子(出殯吉日)、紙紮、鼓匠、宴席安排等工作一人包辦了。

主家極為省事兒。

代東就是代替東家做大部分工作,婚喪嫁娶都離不開。

這個年代的代東還是極為負責的。

後世有些代東利用權力,指定紙紮、鼓匠和宴席原材料等,收取回扣。

甚至有一位代東,親叔伯兄弟是做豆腐。

村裏的事宴用量較大,因不會給他回扣,一直沒有做起來。

第二天早上,李德財就出現到了王得用家裏,原來兩個人關係就很好。

李德財甚至粗通陰陽,倒是有共同語言,兩人聊了幾句,王得用就上工了。

“批殃”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就是擬一份“出喪榜”。

相當於死者的個人簡介加孝子賢孫加出殯日期加一些忌諱等。

王得用在一整塊兒白麻紙上按照舊日書寫方法,從上到下,從右到左這樣寫道。

亡靈之人,故先(因其母健在,不得用“顯”)考李府太公諱德章,享年(50≤60歲用“世年”,60≤70歲用“享年”,70≤80歲用“耋年”或“壽年”)六十複二歲之喪榜,生於民國六年八月六日吉時,故於公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二(陰曆)申時,駕鶴西行,安然自去。

子:李虎虎、李龍龍、李三虎,

侄:李拴拴、李江江、李二拴、李勇勇、李勤勤、李小拴”

(上榜的孝子賢孫需五服以內,李來勇等已出五服,故不上榜,五服之意最早源於喪禮。)

今擇於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九吉日出殯,土葬於老墳父親膝下,靈柩大行諱忌兔、羊、豬屬相,自行相避。”

公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三。

關於出殯日期的擬定,李之重讓父親請教了王得用。

按照他講,人在剛日(奇數)死,應選在柔日(偶數)下葬。

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否則,不吉。

當然更細一些還要考慮死者的生辰八字,更要考慮妨和質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