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六章 李德章走了(六)(1 / 2)

第二天一早,木匠開始鑿銀錠了。

把棺材徹底封死,由大女婿出麵奉上五元費用。

上午九點,出殯儀式開始了。

首先要拆靈棚。

就四根柱子四根橫木一塊兒葦席,四麵透風,很好拆的。

罵人家貧“小心把你的靈棚拆了”,說其簡陋,更是鬼住過的,可謂惡毒。

第二“擔漿水”的裝備出發。

擔漿水一般由討飯的來做。

一根扁擔,一頭是引魂雞,一頭是衣飯罐,先行出發。

大多時候引魂雞入了討飯的嘴裏。

因為埋葬結束引魂雞要放生,這麼大一塊兒無主行走的肉沒有人會浪費的。

第三“燒枕頭”。

就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把裏邊的糜子殼和枕頭套一起燒掉。

同時出殯路線沿街的人家都在門口點一堆火,擔心鬼闖入。

第四“摔盆”。

就是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黑色二號盔由長子摔碎。

這個盆叫“陰陽盆”,俗稱“老盆”。

王得用把“老盆”放在李虎虎頭上繞了一圈,然後交給了他。

隻見李虎虎雙手高舉老盆,狠狠地砸在地上。

二號盔本來也不經摔,加上火烤六七天,已經發酥,盔子摔了個粉碎。

摔盆講究要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

因為按習俗,這盆是死者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

第五是“起靈”。

先把棺材裝入棺罩,這時孝子賢孫們撫著棺材放聲大哭,做阻攔狀。

一眾人等拉開後,棺材入罩。

棺罩相當於棺材的轎子。

棺罩頂如四角亭,四藍柱支撐,藍柱與下麵四根橫置方木鉚合。

罩頂下部方木上,轉圈木板封閉。

板上畫二十四孝和地獄十八酷刑。

整體素雅呈正方形,這一塊兒是可以抬起來的。

下麵是底座,長寬各兩米。

四麵起高二十公分左右的木牆,呈開放的匣狀,那是放棺材的位置。

底座四角兩側各伸出兩根長六七十公分的木杠。

粗約十六七公分,木杠末端可以綁繩。

再用一根長約一米三四的木杠穿過綁繩。

兩人一前一後,四角共八人同時站好。

在代東王得用一聲“起靈”,八人發力抬起,晃晃悠悠走出了大門。

第六就是“抬棺”。

棺罩抬起後講究不落地。

可棺罩加棺材加死者最少也得四五百斤,所以一路需要人員替換。

另外準備四個等高小板凳(這個年代的木製小板凳質量是剛剛的)。

方便抬棺人員歇息時放置棺槨。

抬棺是個重苦力活兒,由身強力壯的家人和關係好的親朋擔當。

每人還要發一包煙以示感謝。

棺材後麵孝子賢孫和膠車的順序和前天夜裏送行基本一致。

第七是“引魂幡”。

引魂幡是個長長的麻紙條。

上麵寫著死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掛在一顆砍好的柳樹上。

柳樹高三四米,粗約七八公分,是和出喪棒一起砍回來的。

柳樹是村裏的財產,和負責人打個招呼就可以自己去選擇。

李德財就是負責人,連招呼都免了。

引魂幡一般由長孫來扛,李虎虎尚未成親,隻得請侄孫李來勇代替了。

李來勇聽到起靈聲就出發了。

第八“落葬”。

墓地距離家大約八九百米,抬棺的歇了一歇就到達了墓地。

家人們再次整理墓坑。

把隨葬的衣飯罐、照死燈放在墓坑壁上龕內。

掃去腳印,然後將棺木徐徐放下。

由代東王得用用羅盤矯正方向,大頭指向正南方。

然後由李虎虎鏟第一鏟土倒在棺材上。

後世領導奠基填土學的就是這個。

一行男人齊上陣,堆土成丘狀墳堆。

女人們在一旁跪坐痛哭。

隨後把帶來的紙紮、花圈、房院、金銀山和童男女等一並燒化在墳前。

出喪棒插在墳前,引魂幡樹植於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