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二章 殺豬(二)(1 / 2)

“六叔,咋剔呀?”李拴住問旁邊忙乎的李德財。

“肉大點。”李德財回應道。

“奧,”李拴住答應著。

一般人家骨頭要求剔的越幹淨越好。

不過對好吃的有條件的,都讓骨頭多帶肉。

李拴住在褪豬案上熟練地把整扇豬肉和骨頭分離開來。

又把豬脖子的四五斤肉單獨剌了下來。

這塊兒肉叫朝頭肉,富含淋巴結,算是肉中能吃的最次的一塊兒。

這是為中午燴菜準備的,反正人多,一頓了事。

殺豬不是免費的。

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要給殺豬匠一方肉,二斤左右。

作為一姓家人,應該是免了。

豬腰子本地人不會收拾,膻味兒極重,也由殺豬匠帶回去烤著吃。

再有就是豬括約肌,就是紅腸最後一段,殺豬匠也會切除扔掉。

本地人稱之為“diadu”。

有句俗語叫“肉缺了,diadu也上菜了。”

喻人是垃圾級的,是肉卻沒有肉價值,湊數都不夠標準。

李德財在李來勇幫助下,把兩扇豬肉吊在中間沒收拾的那屋梁上,等著豬肉挺硬。

農村殺豬日期的選擇,一般是考量的最多的是天。

最起碼當天殺豬,第二天能凍得硬邦邦的才行,村民稱之為挺肉。

要是不能,擔心放不住壞掉,那就損失大了。

現如今天氣還是很冷,不像後世,臘月寒冬居然挺不了肉。

豬頭和四蹄也吊在了梁上,是防老鼠的。

“二哥,啥是米豬肉?”李之重問蹲在簷台上抽煙的李拴住。

“米豬肉裏有黃豆大小不等的水泡,有白的,有黃的,就像是肉裏頭夾著米粒,人們就叫下個米豬肉。”

“其實這個家夥裏頭有蟲子了,吃上傳染人了。”李拴住回答道。

“城裏人金貴,說是殺出來的都埋了,村裏頭哪舍得,都吃了。”接著又舉了兩家今年殺出來的米豬。

讓李之重聽的直犯惡心。

十點多,徐榮昌(李鳳鳳女婿)領著兒子來了,院子裏更熱鬧了。

李小拴、李小鳳和小夥伴領著小外甥踢著豬尿泡跑來跑去,一片傻乎乎的笑聲傳來。

李二鳳不一會兒也來了。

十一點多,馬耀宗和馬耀祖掐著點兒來了。

李鳳鳳下班後領著女兒也來了,殺頭豬成了家庭聚會。

李之重姥姥沒好意思來,不過飯菜出鍋後肯定要先送一碗過去。

午飯是窩頭大燴菜。

首先把四斤多朝頭肉切成寬三公分厚半公分的片狀,入鍋爆炒。

煉出兩成油左右,加入雞蛋大小的土豆塊兒,一起翻炒。

加水加鹽加調料,待鍋開二十分鍾。

放入切好的酸白菜,在酸菜上碼放一層豆腐,豆腐上再撒花椒麵和自製醬麵兒。

滿滿一大七燒鍋,燉煮四五十分鍾後,裝好窩頭的籠屜上鍋蓋嚴實,再蒸十五分鍾,起鍋加入蔥花將菜拌勻,開吃。

男人們早已上炕了,一盤花生米,一盤鹹菜,先盛了一碗半生不熟的燴菜,喝了起來。

興致很高的馬耀祖和李拴住劃起了拳。

你來我往,快速的比劃著手指,大聲喊著“三星照哇,五魁首哇,全來到哇”。

由於是差輩兒的,“哥倆好”是絕對不能喊出來的。

一來認為輩兒低的沒教養,二來會被聽見的人笑話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