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四章 攤黃兒(1 / 2)

“冬至後十天,陽曆過大年。”

每當李之重聽到這句話,就知道快要過年了。

這個年代一個孩子對過年的期待,且是一年一度的總結性的期待,貫穿整個臘月。

虔誠熱切的期待它的到來。

沒讀書的孩子搬著手指來算日期。

過年意味著吃好的,穿新衣服。

壓歲錢,雖是過路的,但會欣喜片刻。

鞭炮等,想想都幸福。

李之重本想說這種期待就像後世孩子對XXX的期待一樣。

想了半天,好像後世小孩就沒有這樣的期待,讓他有些失落。

陽曆年,也就是元旦,對習慣用農曆節氣指導生產生活的農民來說,從來沒當個節日。

既不會發福利,放假更扯,大多數人都是一個態度,奧,知道了。

知道元旦是臘月初三了。

進入臘月,李之重母親更是玩命的趕工。

白天忙一天不說,早上不到六點起床,晚上不到十一點不睡。

看的李之重特別心疼,幾次勸說她少接點活兒,家裏又不缺那幾個錢。

馬玉仁火冒三丈,說你寫了幾個字就掙了四五塊錢,就看不上你老娘的工作了。

其實她隻知道《少年文藝》發表的稿費。

要是知道李子恒的作品也是二兒子寫的,不知作何感想。

李之重沒辦法,隻好大包了家裏的所有活兒,這些往年都是李德財的工作。

做飯現在基本都是他做,家裏人的口味被養刁了,李二鳳更是天天來。

李德財一次心血來潮的試做,以剩飯一半兒結局收場後,就再不參與了。

其實這幾天李德財也很忙,就是開會,而且不許請假,參會的還有馬耀祖和李二鳳。

臘月初,旗裏開了一次,李德財作為公社農民代表出席,是市裏麵領導主持的。

隨後公社開了一次,旗裏領導主持,各個村的村委會委員全部參加。

內容隻有一個,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

但是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這個提法讓參會人員有點兒不知所措。

這種說法隻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去做。

就是有想法也不敢去做,萬一錯了咋辦。

李德財係統的聽了兩次後,結合李之重給他講的,理解慢慢的加深了很多。

他不知道的是就目前他的理解深刻程度甚至超過了很多市級領導。

進入臘月冬閑時,很多人家要一次性做大量玉米麵和小米麵的熟食製品黃兒。

首先是能放得住。

第二是有時間來準備和製作,黃兒是個費工的食物。

第三李之重覺得大家認為成本高不願意為之。

這個年代把粗糧細作認為是吃到挨刀處了。

放在糧房的大甕裏,在寒冷的冬月算是主食快餐。

在“夠不夠,三百六。”的年代,在李之重印象裏,是蓧麵下來適口性最好的粗糧了。

黃兒作為土默川特色美食之一,也是粗糧細做的經典之作。

原材料一般是小米麵、玉米麵摻以少許白麵的混合麵。

攤黃兒是黃兒的加工過程,也是一個動詞,有人誤把攤黃兒當成了黃兒。

黃兒才是一種食物,一個名詞,而且是一個在六七十年代聽起來就有食欲的名詞。

叫黃兒的原因不外是從它顏色叫起,不論是米麵還是玉米麵,都是金黃色的。

攤黃兒的工具叫鏊子,鑄鐵一次成型,分鏊身與蓋子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