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章 學習趣事(1 / 2)

每天天不亮,他會從被窩裏拿出姑姑給他捂好的饅頭,早早來到學校,學校西北方的角落裏有一處小樹林,那是王雲讀書背誦的必選地。在那兒,他可以毫無顧忌的將課文念出聲來,甚至踱著腳步,慢慢從一側到另一側,將一段段字符印進自己的腦海,直到今天,一些經典的語句他仍能流水般脫口而出。

那時農村孩子的想法大都一致,隻有通過學習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所以除去那些家庭富裕的子弟外,大部分同學都很自覺的將時間用在學習上,形成了一種默默的競爭,大家早起晚歸也成了習慣。也就是從那時起,王雲在用腦過度後,就會出現偏頭疼、惡心、眼花等症狀。遇到這種情況,他必須要馬上閉上眼睛,靜靜的休息一會兒。

郭海是當時的班長,也是班裏學習最好的,他的姐姐、姐夫都在本校教書,他住在姐姐、姐夫共用的宿舍裏。因為有了這個便利優勢,郭海平時去的都比大家早,也正是因為兩人都早去的緣故,王雲和郭海的關係逐漸密切。後來兩人為了更好的討論學習,郭海幹脆搬到了王雲處,兩人擠在一張床上,像一對同性戀。由於郭海的影響,王雲的學習成績不漸提升。

當時的農村裏,經濟條件差但學習特好的家庭,一般會選擇報考中專,因為考上中專,隻要再上三年就可以分配工作,這樣能少投入、見效快。而經濟條件允許的會繼續上高中,上大學。從長遠來看,上高中大學一般需要六年的時間才能分配工作,花費要大些,但對個人發展有好處。

由於王易為的住院,再加上家庭經濟本就拮據,王易為的意思是打算讓王雲考中專的。但王雲心裏清楚,自己考中專很困難,他最希望的還是上高中。

初二時的學校裏就有了青春的萌動,一些關於愛情、關於青春期的故事隨著瓊瑤、汪國真、金庸、古龍等筆下作品的流行,漸漸從書中走向了現實……。

王雲的前位有一位叫嬌嬌的女同學,後位有一位兵兵的男同學,兩人經常在上課或自習時間,偷偷的傳遞紙條,有時不方便,就讓王雲幫著傳遞。那時的王雲對此事很是反感,但又不願意直說,於是在一次傳遞過程中他便偷看了紙條,上麵寫著:放學後等我……。

自從看了別人的紙條,並將內容說了出去,他們再也沒有找過王雲,這也是王雲最希望的。

中學時,每個人都會有那麼幾個要好的同學,或一起讀書、體育鍛煉、遊玩,甚至一起打架。在王雲的記憶裏,有老“羊”、小“鹿”、笨笨、法海等,外號基本都是根據各自年齡、長相、性格及個人特點起的。老“羊”姓楊,性格溫和,笨笨姓方,長的胖、學習差,但樂於助人,法海就是郭海,平時一本正經,加之學習好,代表法力無邊,而王雲的外號被稱為“少爺”,意為架子大,什麼事又不放在心裏,隻知道低頭學習,連走路都是低頭考慮問題的模樣,即便迎麵遇到熟人也視而不見,以至於讓別人感覺有些瞧不起人。

盡管家庭的影響不斷,但在學校裏,有同學們的陪伴,有老師們的關心,王雲的心是溫暖的。每次,當自己靜靜的坐在教室裏,就會感到一種無形的溫暖。因為,相比之下,像他這樣的同齡人,有很多已經輟學在家,過起了“放羊”般的生活:放羊幹什麼——賣了羊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生娃——娃長大了幹什麼——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