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章 招賢精軍政 有心算無備(1 / 2)

卻說項軒等,領著士卒隨從,曉行夜宿,不過幾日,已抵豫州地麵。眾人一進城來,見人居稠密,市鎮輻揍,那些民家,多是張燈掛繡,蜀彩叮當,把那駝獅像齒叫不出的奇珍古玩,擺列門庭。蔡邕一家在車內看了,稱羨不已。軒即撥定房屋,與蔡邕安頓老小。少頃,胡昭、關公等來到項軒府前謁見。項軒遂易服出迎,請入府中,分賓而坐,問及眾人人目下的治道急務,酒筵談論,直至天曉。

次日,軒聚胡昭、戲忠商議,曰:“夫饑饉流離,饑寒道路,所願不過一金。然終轉死溝壑,何則?蓋為聖上昏蒙弱甚,不辨忠奸,不修朝政,不製奸謀,使民不安生,途有餓莩!今黃巾平定,百廢待興,府政未修,吾欲廣選有才德者,佐助州務,庶使州府有政,民不失條,豐衣足食。既不失乎百姓之望,而有利於社稷之福!然吾雖有心,奈無是人,將何如耶?”昭曰:“主公勵精圖治,刻誌於民,納直去奸,參謀決略,致太平,則鄉民、士卒之萬幸矣。今主公可建招賢館,頒招賢令,以聚天下之英才。”軒準許,令胡昭督辦。

尋,項軒與戲忠往教場來,請眾將入帳中,眾將皆是戎裝披掛,掛劍懸鞭。軒謂曰:“吾居是位,殺賊破奸,俱賴卿等匡扶。今天下紛紛,生民塗炭,尚寇害未除,安危難一,亂象初顯。吾嚐聞,將有紀律,兵有行伍。人各有能,量才而用。人馬廢棄,隨長而取。身材長大者拽弓拽弩,身材短小者持戟持矛,身力強壯者執旌執旗,身力少弱者鳴金擊鼓,不能視遠者專聽號令,不能聰聽者專望風火,身肥者為馬軍,身瘦者為步軍,日能食鬥粟者專為前驅,日行二百裏者專探機密。今,吾之麾下部曲有六,一曰陌刀營,關羽為龍驤校尉;二曰陷陣營,高順為奮武校尉;三曰虎豹騎,許褚為虎賁校尉;四曰虎衛軍,典韋為厲鋒校尉;五曰重騎營,張飛為武衛校尉;六曰羽騎營,黃忠為越騎校尉。虎衛、陷陣各祗千人,餘者皆二千。”關公曰:“何為陌刀?”軒曰:“陌刀者,若斬馬劍,雙刃,柄長四尺。”眾將各受封訖,於教場中選卒操練。晌午,用飯畢,項軒望兵造一行,將甲圖、陌刀圖、三弓床弩圖一並交由浦元,命浦元督辦。

不數日間,招賢館立,招賢令布,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招賢令出後,應募之士,如雨駢集。一日,有一個潁川許昌人,姓陳,名群,來投項軒。軒把政務細細詳問,陳群抗詞質辯,一一剖悉,真個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項軒大喜,即辟陳群為治中從事。

是日,軒來至蔡府,見蔡府中垂柳拖絲,拂境清幽。姹紫嫣紅,迎風弄鳥,別有一種賞心之境。聽見笑聲將近,卻是數名丫鬟奔出來,有的說打得好,竟像一隻紫燕斜飛。有的說耍得妙,還似個孤鶴朝天,盤旋來往。項軒叫住一個丫鬟問曰:“你們那裏來?為什麼笑聲不絕?”那丫鬟曰:“在院子裏,看小姐打秋耍子。”項軒曰:“如今還在那裏打麼,可打得好?”丫鬟曰:“打得甚好,如今還在那裏玩。”項軒見說,即便行到院中偷覷,見院子裏站著許多少女,在那裏望著大笑。看見秋千架上,站著一個女子。淺色小龍團襖,一條鬆色長裙扣了兩邊,中間紮著大紅緞褲。翻天的飛打下來,做一個蝴蝶穿花。又打起來,做一個丹鳳朝陽。改了個饑鷹掠食勢,撲將下來。真個風流嫋娜,體態輕狂。項軒正側著身子,掩在石屏間細看。隻見一個丫鬟瞥眼看見,忙曰:“項刺史來了!”那些丫鬟一哄而散。項軒走將進去,蔡琰如飛下了架板,琰兩頰飛紅,風流俊俏。項軒見她花容月貌,意欲動心,即作歌,歌曰:“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歌罷,蔡琰低垂俏臉,撲碌碌的小鹿兒心頭亂撞,楚楚動人。兩人正濃情凝視,忽聞蔡邕請軒過中堂。

侍從引軒至,軒見堂上憑幾坐一少年,那少年麵如滿月,濃眉大眼,鼻直口方,大耳有輪,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少年見項軒衣著華貴,相貌俊美,英姿颯爽,便頓生了個惺惺相惜之意,按捺不住好奇之心,走上前去,拱手問曰:“不敢動問這位兄台尊姓大名,家住何處。”項軒答曰:“在下姓項名軒,豫州人氏。”那少年聽得,忙曰:“衛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不期今日相遇,幸會!幸會!”項軒曰:“閣下高姓大名還未請教。”少年曰:“吾姓顧名雍,吳郡吳縣人。”項軒問曰:“可是蔡師之徒?”雍曰:“然也。”軒大喜,同說府政,雍對答如流,絲毫不差。軒深敬服,殷勤相待。少時,蔡邕正欲入堂,見兩人相談甚歡,便不去叨嘮,令囑侍從備好筵席。不覺紅日當頭,邕邀二人一同到後堂席上。蔡邕當下坐了主席,項軒、顧雍坐了客席,安排得食果品珍饈擺在桌上,抬在各人麵前。項軒看了顧雍這表人物,心中歡喜,便曰:“嶽丈,吾欲向您討個人。”邕笑曰:“哦,何人?”軒曰:“嶽丈愛徒,顧雍。”蔡邕回顧顧雍,曰:“你意下如何?”雍拱手曰:“但憑老師做主。”邕謂軒曰:“吾知賢婿求賢若渴,故送書與顧雍,令雍前來效力,謀個前程。”項軒聽罷,喜上眉梢,與二人把盞言歡。酒罷,項軒攜住顧雍的手,通往府中安歇。次日,項軒辟顧雍為主簿,令其與胡昭、陳群同理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