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章 告發(1 / 2)

阿香的人生大事,就在這一番紛繁嘈雜中塵埃落定。

升鬥小民平日裏隻顧低頭刨食,關心州府時政者寥寥,可是劉表統治荊州十餘年,在本地積威日深,猛然間撒手人寰,整個荊襄都人心惶惶。阿香成親當日,因為掌櫃與何大誠遇劫的噩耗,應諾要當全福太太的掌櫃娘子連喜筵都沒能出席,一些膽小的婦人唯恐惹禍上身,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喝喜酒,為婚禮留下不少遺憾。

但阿香仍然是幸運的,倘若霞門關的戰報再早半個月回傳,恐怕她就不能如期跨入了夫家的大門了。由於南陽是蔡瑁調兵之地,近日城中雨苦風淒,大街小巷到處都彌漫著未亡人悲傷欲絕的哭泣。牛大郎族中好些子弟都在軍中混飯吃,他的親叔叔、親侄子都不幸參與了江夏一役。因上層刻意保密,大軍開拔時他們悄無聲息地遠離了故土,牛家連句道別都沒聽到。待劉表去世的消息傳開,他們才後知後覺地去軍中打聽,但那時牛氏兄弟的屍骨已經同袍澤們一起扔進了霞門關附近的萬人坑,兩條活生生的人命隻換來半吊銅錢撫恤。

時人家族觀念厚重,叔叔去世侄子是要掛一月熱孝,期間不可嫁娶、食葷、宴請、娛樂,否則視為不敬。阿香險險躲過了婚期延後的危機,卻連夫家的親戚都沒認全就得換上素服,連朵鮮豔的花兒都不能插戴。

最悲劇的是,靈堂上七十高齡的牛老太太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口氣沒能提上來,心急火燎地追著兒孫的腳步而去。

牛家一陣兵荒馬亂。

牛大郎是長房長子,阿香出嫁從夫,不僅要協助婆婆治喪,還得在與陌生人一般無二的牛老太太靈前作出孝子賢孫的悲傷模樣。她咬著牙磨練演技,每天跪在棺材旁一日三悲,兩隻眼睛就沒有不腫的時候。即使如此,她婆婆仍舊氣不順,認為是她這個掃把星給牛家帶來了禍患,時常沒事找事地尋她晦氣。

牛老太太年歲已高,原本是攢齊了棺材本的,誰知近期因白事劇增,城中冥紙、白綢、麻布等一應物件價格暴漲,哪怕商戶有心調貨,也為匪患所阻,遠水救不了近火。眼看著半月前還能買整匹麻布的鐵錢轉眼就隻能換來三尺,牛大娘急地直跳腳——自古長子重責,長房奉養親長天經地義,那多花的錢財,自然得由身為長媳的她想法子貼補。

牛大娘性情執拗,與婆婆相看兩厭了幾十年,哪裏肯拿出梯己給仇人辦喪?眼珠子一轉,輕描淡寫地就把事情推給了阿香。

阿香新媳婦進門麵皮薄,又是從小聽到大的“長者為尊”,拒絕的話說不出口,隻能苦著臉接了差事。但她也沒錢。她家要是寬裕,也就不會放她出來拋頭露麵了。幸好她爹娘心疼女兒,除了陪送桌椅被麵之外,還另給她一把鐵錢,好歹沒讓她近身出戶。阿香尋不到旁的出路,隻能從嫁妝裏掰分出一半來,填進太婆婆的喪儀裏。

她藏了心思,牛大郎現如今在書館給人做雜事,雖沾了書卷氣,薪資卻糊口艱難,往後還要過日子,妄想婆婆貼補等同於癡人說夢,阿香要是不在暗中摳省,早晚得跟著這家人去吃西北風。

怎樣用最少的錢辦出最體麵的喪禮,就是考驗主婦能力的時刻了。這幾日,她走街串巷貨比三家,差點沒把腳走斷。

“昨日劉氏的媳婦在經寧街賣孔明先生治喪用剩的布匹麻衣,隻一炷香功夫就被一搶而空。”趁牛大娘在後屋歇午覺,阿香揉了揉跪地發疼的膝蓋,斜坐在地上同我閑話。

我愣住:“子衡先生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一點消息都沒聽到?”

自從知道棺材裏頭躺著的那兩個是冒牌貨後,我就歇了去諸葛家哭喪守靈的心思。因為諸葛瑾和諸葛均遠在江東不及趕回,所以頭七那日是由遠遊歸來的水鏡先生主持的。按照習俗,隻是先操辦了報喪及紮彩、成殮、燒七、送魂等事宜,出殯和入葬都要等諸葛兄弟回來見過親人最後一麵後才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