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1章 九龍瀑布(1 / 2)

金雞峰離縣城並不遠,而且這裏是每年觀賞油菜花景色最佳地點,所以開通了公交線路,雖然淡季遊人稀少但也在運營著,我們問清路線後搭公交到了金雞峰景區。

下車後就有導遊過來招攬生意,推銷多依河風景區、牛街鄉觀梯田、石林一類的景點,我們也不搭理,直接上了金雞峰最高點,從那裏用望遠鏡觀察山脈走勢。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早些年老馬、阿勇等人和太上老君那夥人合作的時候,一次下麵一個分析古籍的人喝多了就聊天時提到,在唐朝有個王公貴族被葬在鑼鼓山一帶,但具體哪裏他說要根據當地風水走勢判斷,但還沒來得及行動,太上老君的盜墓集團就幾乎全數喪命了,但這件事老馬和阿勇等人都記得。

整個這支臨時盜墓團夥裏,就我在培訓過風水古籍一類的知識,我站在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把整個北麵連綿的山脈觀察了一遍。

“怎麼樣?”阿勇過來問道。

我搖了搖頭,表示暫時還看不出,其實這附近的山,重巒疊嶂,氣勢磅礴,從風水學上講肯定有適合葬人的福地和寶地,但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不然隨便找個山頭一看就能知道,那有八百個墓也給盜幹淨了。

用望遠鏡也可以隱約的看到銅鼓山,但受霧氣影響無法看到全貌,但隱約可以看到是個平頂的山體,就像頂峰被攔腰截斷一樣,形狀上看確實像一麵巨鼓坐落在山峰環繞之中,有幾條瀑布圍繞著銅鼓山呈台階狀逐級流下,看上去一片祥和瑞氣,到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打量來打量去,我心裏突然一動,這個山行地勢,看上去居然有點像地理風水學說裏的一種風水點,叫做蓮花地,意思是蓮花一樣的地形,而最適合葬人的地方就是蓮花的花心,據說葬在蓮花地的地心之人,後代會出有修行的高僧或者文化層次很高的名人,基本相當於達芬奇那種。

眼前這個銅鼓山和周圍的層疊的山峰,到確實構成了一個蓮花地的樣子,銅鼓山是花心,周圍出銅鼓山的山峰則是花瓣,把銅鼓山簇擁在中間。

但蓮花地並不是主流地理風水學說裏的概念,隻是用來參照和對比的,如果有,裏麵葬的人應該有比較強的宗教信仰,而且財力肯定不菲。

另外幾個人看樣子也是懂行的,聚在一起指指點點的,看了一陣之後,我們立刻金雞峰,沿著公路搭車走了一段,在裏銅鼓山最近的地方下山開始步行。

進了山裏之後我們可以開始討論,不用擔心引起注意,所以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高崗龍盤穴。”老馬找來的幫手裏,一個叫阿發的廣東夥計先說道。

“不可能,你沒看到那些瀑布嗎?怪石若居案主凶殃,瀑布潺水主應頑疾纏身。葬在這裏後代人易有水厄之危,肯定不是龍盤穴。”另一個廣東仔叫小凱的人引經據典地說道。

老馬和阿勇對這一塊懂的不多,都看向我,我想了想說還是近距離觀察,看看水的走向就知道了,其實我是比較傾向於阿發的觀點,但要看清水的走勢才能判斷,如果發現水流有序,四水交織但並不雜亂,水口來去都有氣度,那很可能就是人工改過風水格局,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如果水流向四方並沒有流回山體,那如果有墓室多半在地下,如果水流回山體內,則有可能是高崗龍結穴,就是墓室的位置高出水平麵,葬在了山體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多半是唐朝的貴族或者巨富,唐朝國力強盛,墓葬也都是開山破土,斷河截流的大手筆。

從我們下車的地方到銅鼓山,直線距離並不遠,但問題是要爬山,這就鬱悶了,還好一行人體力都不錯,各自背著裝備物資,一頭紮進了雲南的密林之中。

雖然是密林,但由於經緯度和氣候的關係,這邊並不那種熱帶雨林,所以路並不是特別難走,而且有山民砍柴采藥打獵留下的小道,我們沿著道路開始慢慢向山區深處前進。

我們進入山區已經是中午時分,翻過第一座山之後天色慢慢開始黑了下來,我們找了個地方把帳篷什麼的搭好,用工兵鏟挖了個坑,砍了很多樹枝回來升起了篝火。

這邊的山區水係很發達,不遠處就有幾條河流,我叫老馬照看著火堆,自己削了竹子做魚叉,拿著手電到了河邊。

在一個水流過彎的地方我停下,用手電照著河裏,把一些有向光性的魚吸引過來,看到水麵有波紋時,用削出幾個分叉的竹子狠狠戳下去,幾下就紮上來一條,如法炮製忙乎了半個小時,又換了個水深的岸邊繼續,大概一個鍾頭不到的功夫,就弄了四大六小十條魚上來。

用網兜提著魚,我趕回營地,大的燒烤小的煮湯,雖然佐料隻有鹽辣椒,但大夥都餓了,就著烤魚和魚湯吃了些壓縮餅幹,熱乎乎得出了一身汗到也舒服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