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章 5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2 / 2)

由此可見,孔子對朋友之間的交情有很明顯的區分。同樣,孔子也對朋友有一個分類: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麵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同樣,我們也應該給自己的朋友“合並同類項”,將“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區別開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因為不牢固的友情而受到傷害,也可以讓自己向優秀的人學習,有更大的進步。

同時,我們應該慎重地交友。有一位官員,因為瀆職入獄,在獄中他講述了自己的犯罪曆程: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各種各樣的人都會通過各種途徑來攀附自己,素不相識的人都會想盡辦法來巴結我。有人知道我喜歡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給我送了一些價格昂貴的玉石,當然,條件是讓我用地位權力為他們幫忙。

一開始我對這些人還很反感,後來慢慢的,這些原本陌生的人卻成了我的“老鄉”、“朋友”、“弟兄”。在他們麵前,我沒有了身為領導的責任感,交往多了幾乎就成了自家人,拿點用點也覺得很正常。在和別的施工單位打交道過程中不敢幹的事情,我在他們這裏就可以大膽地幹了。

記得有一個小包工頭,他想盡辦法接近我後,成了我的“鐵哥兒們”,我一有空就往他那兒跑,一起玩玩牌。這幾年,經過我的幫忙,他那原本資質不高的建築公司順利地承接了一些重要的建設工程,他從中賺了上千萬。事後,他以各種方式送給我的錢物加起來有近百萬元,而我也認為這是很正常的朋友往來。這樣的“朋友”,我還有很多。現在想想,這些“朋友”實在交不得,我就是被這些所謂的朋友慢慢拉下水了……

這些話可以說是這個貪官對自己的責任的一種開脫之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交友不慎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如果賢者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就更容易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通過交往慢慢糾正自己的錯誤;反之,就會和上麵的那個官員一樣,慢慢受到“朋友”的不良影響,失去了自己的原則。

在交到了好朋友之後,如何維持彼此間的友情呢?我們現在經常說誰跟誰好得就像一個鼻孔出氣,這是好朋友嗎?好朋友就一定要打成一片嗎?這個問題在孔子看來,是非常容易回答的。《論語》講究中庸,“無過無不及”,如果好得黏在一起,就是“過猶不及”了。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有分寸的。這就是孔子在《論語?季氏》中所說的: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陪著君子說話容易出現三種過失:沒有輪到自己說話時就先說了,這是急躁;該自己說話時卻不說,這是隱瞞;不看看對方的臉色便開口說話,這就是睜眼瞎了。當你跟一個稱得上“君子”的交朋友時,什麼時候說話,什麼時候不說話,自己要有尺度。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尺度的,沒有分寸、沒有尺度就會過猶不及。修身如果太看重自己,就會曲高和寡,太看重別人,就會迷失自我。隻有和朋友相處得恰到好處,才不會失去自己我,也能夠贏得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