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章 2 專注讓生活遊刃有餘(1 / 1)

第四章2 專注讓生活遊刃有餘

如果對一件事傾注了一腔熱血,結果卻不能獲得成功,我們難免會產生惋惜、悔恨之心。相信很多人有過“三分鍾熱度”的經曆:興致勃勃地去練下棋,下完棋了練跳舞,跳舞學了半個月又改成練書法,可是換來換去卻總是不能成功,當看到別人精湛的棋藝和優美的書法時,又會怨天尤人:“老天對我太不公平了。”真的是老天偏愛那些成功的人嗎?我們不妨來看看莊子是怎麼看待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的。

莊子記載的能工巧匠特別多,這些人都具有高超的技藝和專注的精神,也往往能夠讓別人受到啟發。下麵我們就請出兩位。第一個出場的是著名的“神刀手”庖丁。

庖丁是一個廚師,他最擅長的技藝是宰牛。他殺牛的時候,動作就像舞蹈一樣,發出的聲音符合音樂的節奏,一頭整牛放在他手下,一眨眼的工夫就大卸八塊,而他好像一點力氣都不費一樣。

梁惠王問他:“你的技藝為什麼這麼高超呢?” 

庖丁說:“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裏所看到的就是一頭牛;可是三年以後,我看到的已經不是整牛了,而是牛的身體部件。我眼睛裏看到的是牛的骨頭縫、肌肉的間隙,所以進刀的時候十分順利。有的廚師用刀砍骨頭,所以一個月換一把刀;有的廚師用刀割肌肉,所以一年換一把刀,可是我的刀隻遊走於縫隙之間,所以這把刀用了19年,殺了幾千頭牛了,刀刃還鋒利得很。我殺牛沒有別的經驗,隻是‘目無全牛’而已。”

如果沒有專注的精神,很難想象庖丁能將分解牛的工作做得如此出神入化。

另外一個高手是一個老人。

這個老人沒有別的本領,隻會用粘杆去粘蟬。但是他粘蟬的本事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像用手去拾一樣簡單。

據說有一次剛好聖人孔子經過,見到老人粘蟬的樣子感到很新奇,就問:“您粘蟬的本領是怎麼學的呢?”老人說道:“我練習的時候,在竹竿頭上放彈丸,從兩個放到五個,讓它們不掉下來,這樣本領就練成了。我粘蟬的時候,身子靜止不動,像石頭一樣,手臂拿著竿子,像枯枝一樣。雖然萬事萬物那麼多,我眼裏隻有蟬翼,我不因外物的變化而影響我對蟬的專注,怎麼會粘不到呢?”

從這兩個故事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工作的時候全神貫注。雖然外界有各種事物,但是都不足以影響他們對目標的關注。庖丁眼裏隻有牛,老人眼裏隻有蟬。正因為這樣,他們的技藝才出神入化,達到了別人所不能及的境界。

莊子在這裏講技藝,其實他借講技藝,談了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專注。學生學習不夠專注,成績就不會好,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具體做起來有的孩子卻總是做不到,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外界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稍不注意就會分散精力,去做那些沒有價值的事情。可是對於一個想要成功的青少年來說,沒有專注精神,就等於在自己成功的路上堵上了一塊大石頭。

伯樂年老了,秦穆公要他推舉一位繼承人,他就推薦了九方皋。

秦穆公叫九方皋去找千裏馬,過了一段時間,九方皋來回報說:“馬已經找到了,在沙丘。”

秦穆公說:“是一匹什麼樣的馬啊?”

九方皋說:“是一匹黃毛的母馬。”

秦穆公就叫使者去牽馬。使者到了一看,卻是一匹黑毛的公馬,趕緊回報。秦穆公生氣地對伯樂說:“你推薦的人連馬的毛色、公母都分不清,還怎麼相馬呢?”

伯樂說:“這就是他比我高明的原因啊。毛色、公母,對一匹馬是不是千裏馬有什麼影響呢?他看馬,忽略了那些沒用的東西,直接看到了馬的本質。不信您把馬牽來,看我說的對不對。”

九方皋善於抓住本質,這正得益於他的專注。所以想要成功的孩子也一樣,應該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這樣看起來會暫時失去一些東西,但是要知道,隻有專注地做事,才有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