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4章 6 嗬護生命,不僅需要嗬護身體(1 / 1)

第四章6 嗬護生命,不僅需要嗬護身體

莊子壽終於83歲,這個年紀在戰國時期算是非常高壽的了。他一生不仕,過著貧困的生活,甚至以編草鞋來維持生計,但是從來沒有因為清苦的生活而感到不滿;相反,他是那個時代難得的“自娛自樂”之人。他的哲學思想和養生之道融為一體,給處於困境中的人指引了一條“康莊大道”。 因此,《莊子》不僅是一本道家的經典、傳統哲學的泉眼、浪漫文學的先鋒,同時也是一本關於養生的書籍,而且莊子本人提出了傳統養生的核心思想——養心。

養心就是要培養和嗬護自己的心靈,在莊子看來,養心主要要做到平淡、寡欲和清靜,這三個方麵,其實是相互交融的。

平淡就是平易恬淡。莊子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麵神不虧。”與平淡相對的,就是刺激,大喜大悲,起起伏伏。而這也都是因人的欲望太強烈,內心得不到滿足所致,因此也就要寡欲,控製自己的欲望,看破一切虛名,這樣才能保持內心的清靜。

一個樂觀的人往往精神煥發,朝氣蓬勃,而一個悲觀的人卻往往委靡不振、形如病夫。那些帶著厚厚的鏡片,“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如今已經越來越不被社會認可了,隻有身心強健的人,才能夠經受重重考驗,經得起成敗得失。對於我們來說,培養一個健康的心靈同培養強健的體魄一樣,都是對生命的嗬護。

那麼,我們怎樣來嗬護心靈呢?莊子也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我們要學會順應自然。在《莊子?養生主》中,開篇就寫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前半段的表層意思是,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危險的。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而難以自拔。這實質上是在告訴人們,不要過分積極地追求身外之物,它不僅是難以如願以償,而且會摧殘身心健康。因此,人們應當聽從莊子的告誡:“緣督以為經。”意思是說,人們必須順應自然的“中道”以處理人與外物的關係,不要拚命追求外物。緊接著他所講的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也含有順應自然之意,要求人們做任何事都要摸索事物的規律,以避開是非與矛盾的糾纏,因而“故事”的結尾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隻要人們能順應自然、不過分苛求,就可以找到養生的秘訣。

要嗬護心靈,另外要學會的就是忘卻情感。對心靈影響最大的就是情感的變化。時而喜極而泣,時而怒發衝冠,時而柔腸寸斷,時而仰天長嘯,這樣的情感變化都是在給心靈施加壓力,讓歡喜悲痛一次勝過一次,這樣就會有損身心。

莊子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老聃死後,“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他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聚在一起來哭喪呢?這是由於他們把生死看得太重,從而情不自禁地對死者哭訴起來。其實,生與死都是很自然的事,生是應時,死是偶然,有什麼值得悲哀的呢?人們應當認識到,喜生悲死是違反常理的,隻要安於天理和常分,順應自然和變化,解脫生老病死的苦樂,那麼哀傷或歡樂就不會進入人們的心懷了。

另外,不要為物累,不要因貪圖外物而損害自己。一個不為名利所羈絆的人,會獲得健康而永葆青春。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也是保持心靈豁達的一條原則。

莊子自己就是以十分超然的態度來對待人生的。他生活貧苦,衣衫襤褸,有時候,甚至不得不向別人借米來下鍋,但這些都不影響他的心情。莊子的妻子死後,朋友來悼念的時候,看見莊子不僅不哭,反而敲著瓦盆唱歌。朋友生氣地問他為什麼不哭,他說:“我開始也覺得很傷心,但是想想,人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又是怎樣離開這個世界的。人還因為氣聚在一起,現在氣散了,她回到了自然中,我應該高興啊。”莊子當時並不了解生命科學,因此用“氣”來解釋人的身形,雖然這在今天看來並不科學,但是這種看法給了當時的莊子心靈慰藉,讓他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得以解脫。也正是這種樂觀對待生死得失的態度,讓莊子寫出了後人評價的“天下第一才子書”《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