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4章 1 每個人都可以有美好的未來(1 / 1)

第十三章1 每個人都可以有美好的未來

《傳習錄》:知行合一事乃成

曆史上除了王陽明,沒有哪一個人,能把學者、官員、統帥、教師各種角色都做到極致,他是桃李滿天下的大哲學家,又是政績卓著的官員,還能帶兵打仗。難怪全國各地有許多紀念他的陽明山、陽明祠、陽明公園,也難怪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的腰帶上,總是係著一枚印章,上麵寫著七個字:一生低首拜陽明。

王陽明是研究心靈的大師,隻要人有心靈,就不能不讀一讀王陽明的《傳習錄》。在《傳習錄》中,人心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人都有一顆心,隻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偉人和凡人的距離是那麼短,人人都可以成為偉人,至少成為一個完整的,有自己獨立的識見和人格的人。同時也會看到,要成為真正不平凡的人,需要走的路很長,因為任何成就都要通過勤奮實踐得來,學習和身體力行是不能分開的,這個道理,王陽明叫做“知行合一”。一方麵是明心見性,另一方麵是身體力行,內外結合,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在幼兒園裏,老師問小朋友,你們長大了都想幹什麼啊?小朋友們踴躍回答:

“我以後要成為科學家。”

“我以後要像姚明一樣,為中國人爭光。”

“我以後要做醫生。”

“我要坐太空飛船去找外星小朋友。”

誰能說孩子的理想不好呢,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理想都成了孩子掛在嘴邊的裝飾品,雖然無限美好,卻隻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許多人往往隻看見理想或是夢想,卻從不采取行動。所以,著名的成功學家布萊克說:“隻想不做的人隻能生產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裏的人是爬不上去的。”隻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

山穀裏有一條小蛇羨慕神龍的生活,就跑到大江邊上,找到龍王問道:“請問,我怎樣才能變成龍呢?”

龍王想了想說:“要成為神龍,需要做一萬件善事,回去做滿一萬件善事再來吧。”

小蛇為難地說:“我們蛇類的壽命,頂多二三十年,恐怕來不及了。”

龍王說:“不要緊,努力去做,肯定能成功的。”

小蛇答應了,回去改掉了以前的許多壞習慣。它去村莊裏捕捉老鼠,去田野裏吃掉害蟲,把小姑娘丟失的金戒指銜到她家門口。

一年年過去,小蛇漸漸長成了大蛇,它計算著善事的數量和自己的壽命,抓緊一切時間做善事。可是它並沒有覺得自己的身體起什麼變化,倒是附近的村落民知道山穀裏有一條善良的大蛇,能夠幫助人們。

它做滿九千九百九十八件善事的時候,已經很衰弱了。突然,一個受傷的村民被強盜追殺,逃進了山穀。大蛇奮不顧身地遊上去,把強盜緊緊纏住。經過一番搏鬥,強盜被大蛇勒死了。

大蛇用力過度,爬不動了。這時,眼前金光一閃,龍王出現在它的麵前。

大蛇感慨地說:“我實在太不幸了,眼看快功德圓滿了,還差一件善事,可是我做不動了。”

龍王說:“何必要做滿呢?五年前,這裏的村民為你修了一座龍王廟,三年前,這條山穀被命名為神龍穀,你沒看到嗎?這些年人們用賽會的形式讚頌你,你沒聽到嗎?用鮮美的祭品奉獻給你,你沒吃到嗎?難道這不是龍的待遇嗎?”

大蛇豁然開朗,它做的最後一件善事,是死後獻出自己的膽,為那個村民療傷。於是,人們更堅信這條大蛇是神龍的化身。

小蛇成為神龍的故事告訴我們,超越平凡並不難,做偉人、做聖賢、做大人物,關鍵是要先做好自己。偉大的人物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許,越盡自己的本分,就越接近成功。

為什麼有的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卻隻是空有夢?因為有的人隻是把夢想當做一個口號,而有的人把它裝在心裏麵,一點點努力,讓理想變為現實。

隻有理想而沒有實幹精神,就如已長滿羽翼的小雁整天告訴別人“我可以飛了哦”、“我能夠飛到你們見過的那個最高的山頂哦”,但是自己始終不張開翅膀飛一下。有時候空想是可怕的,它能夠麻痹人的思想,給人帶來暫時的心理滿足,讓人勤於幻想而懶於行動,到頭來空有一腔熱血卻無半點實際行動。

所以說,人人皆可為堯舜,隻看你有沒有去行動。要知道成功在於計劃,更在於行動。再美好的夢想,沒有行動,也會變成空想。再完美的計劃,如果缺乏行動,也會變成空談。隻有行動才能讓心中的藍圖變成現實。青少年朋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應當注重行動,通過行動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