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068章 再次擴編(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各部隊的作戰總結,很快便彙總到了司令部。總體說來,大家都在檢討,而犯錯誤最多的就是“心慌”,少數人說到剛上戰場時有點“怕死”。至於各級指揮官,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反而要多一些,譬如重機槍問題,五營的使用恰當,但其他幾營的使用卻與戰役初衷明顯不符,導致整支部隊的練兵效果弱化。

對於最初想保護馬匹的作戰計劃,徐烈也在連長以上會議上進行了檢討,說自己有些一廂情願,如果讓敵軍繼續快速突擊的話,有可能先導戰場出現漏洞。

當然各營長在此時充分表現了拍馬屁精神,譬如二營長唐戰說,他進入戰場後就感覺到了如果硬要留下活馬,勢必會出現更多問題,但他竟然沒有指出來,所以他也有錯。最後是每個營長都說自己有錯。

“既然明知有錯,又不提出,那就扣餉一個月,並在檔案裏記警告處分吧!”徐烈看著這些拍馬屁的家夥,毫不留情地痛下殺手。

……

如果說戰場總結,是處於立規矩的階段,而且部隊又獲大勝,大家心情高興,總結起來能夠落到實處,屬於比較容易的事。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卻麻煩了。

因為抓到了山東巡撫張汝梅!從最初作戰計劃時,徐烈就有抓捕張汝梅的想法,當然以蒙山軍強大的火力以及突擊能力,張汝梅除非不進入豬腰子山穀,否則必然是被抓的命。

但問題就是,抓到張汝梅後怎麼辦?

從後世了解張汝梅,公開的資料極為有限,甚至連生卒年月都不詳,說明身居高位的張汝梅的影響力實在有限。

實際情況是,張汝梅1897-1899年擔任山東巡撫,年齡已近六十,後世有關張汝梅的資料,主要有兩篇有關山東拳民的奏折,在奏折中,張汝梅客觀地分析了拳民與教民存在的事實,那就是拳民在先,教民在後,拳民是鄉村護衛組織以防盜賊為主,而教民則是洋教傳過來之後才有的,顯然,在兩種民眾的衝突中,教民背後有“洋主子”,代表著洋人的想法或利益。

應該說張汝梅的看法是客觀的,但到底怎麼做決定卻是朝廷的事。

現在的問題丟給了徐烈,張汝梅目前根本還沒著手處理拳民之事,就成了徐烈的俘虜。說實話,不管任何人帶隊來進攻,徐烈都將鼓勵部隊抓俘虜,而不會故意趕跑什麼的,當然戰死了另當別論。

抓俘虜的意義,一是盡可能轉化其中一些人,因為徐烈特別需要人才。但是,張汝梅卻是難以轉化的,因為袁勇作為進士與張汝梅其實是相識的,在張汝梅被抓到之後,袁勇就上前與張汝梅見了麵。

張汝梅的難以轉化,是因為他對朝廷的失望,並進而要為朝廷殉情。徐烈抓了他,即便把他放了,他的名聲也臭了。這個年代,對於差不多活了六十年的人,而且身居巡撫高位,神馬政治主張也實施過了,也就是說經曆了曾經滄海的歲月,人生悟透了,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不像袁勇,四十出頭,還有大把的日子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