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四十二章 身體力行(2 / 2)

“對,小曹認識得很到位。”

王院士接著說:“在學校,你們學習科學史的時候,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時間段。”

“在康熙主政的時候,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康熙原本對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是有重大貢獻的,但是他那個時期,中國的科技發展卻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原因在於,康熙說到底是一個封建皇帝,他對科學的關注僅僅是建立在有利於封建統治基礎之上,所以,他關注的學科都是圍繞這個前提,導致他始終不能對西方國家有一個係統的認識,因而也就看不到科技對於促進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結果是,與康熙同時代的彼得大帝,重視科技,重視人才,身體力行,迎來了沙俄的一個黃金發展期。”

楊越接著說:“我在讀博士的時候,我們也探討過這個問題。那時候,一些懂科學的傳教士都在康熙身邊幫忙,中國完全有可能在科學上與歐洲國家同步發展。”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不能目光短淺,不要讓自己淪落為一個簡單的實用主義者。一定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寬廣的胸懷與視野,這樣,一個人的才能,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釋放,真正體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幾個年輕人聽著,心裏若有所思。

“日常的科研工作當中,既要有開拓精神,更要有腳踏實地的耐心和韌勁。眼前,我們又被攔路虎攔住了,但成功往往從發現問題而來。發現了問題,可以倒逼我們對實驗方案的設計、技術路線的確定、實驗數據的分析等,去進行反複推敲和確認。隻有善於發現別人難以發現的問題,這樣,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王院士語重心長地向幾個年輕人傳授自己的經驗。

“嗬,好熱鬧啊。”

林院長突然出現在實驗室的門口。

幾個年輕人趕忙站了起來。

“王總,這麼晚了,您還陪著他們呐。”林院長走進實驗室,後麵跟著曙光院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石國正。

“看看,林院長也在加班嘛。”王院士的話逗笑了大家。

“這段時間,部裏要求注意安全生產,我跟石主任約著在院區轉轉,看著就你們這兒亮著燈就上來了。”林院長說。

“王院士正在給我們上課。”瘦瘦高高的李欣靦腆地對李院長說。

“那你們可要好好向王院士學習。你們現在加班做實驗很辛苦,但工作條件比王院士那個時候不知要好多少倍。”

林院長接著說:

“四十年前,為了盡早建成一套裝置,王院士在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高原深處,帶領大家吃的是鹽水煮蠶豆和煮青稞粉,用青稞粉蒸出的饅頭還總是熟不透。住的是幹打壘,睡的是大通鋪,遇到下雨天,泥水經常會滲透被褥裏無法入睡。”

“王院士的胃病就是那時候留下的。他經常強忍胃痛工作到深夜。經過不懈努力,生產裝置終於在最短時間內投入生產,保證了國家的國防和航天急需。”

“你們隻要注意就會發現,王院士總是善於抓住一切細碎的時間來學習。你們看他兜裏總是揣著一個小本子,上麵記滿了各種新名詞、專業術語和新構思。即使在開會、出差的間隙,他也會隨時翻看、思考。”

石主任也忍不住插話:“是啊,過去科研係統有一句老話,十年磨一劍。現在不少年輕人一聽說可能要坐十年冷板凳,就想著打退堂鼓。王院士已經七十多歲了,還天天不是在實驗室、圖書館,就是在車間裏,跟大家一起探討解決科研難題。”

幾個年輕人都睜大眼睛聽著。

“我這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啊。”王院士擺手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