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章 大儒書院(1 / 2)

在書院裏走了一會,呂渭綸深有所感,他記得宋朝人是最喜歡寫一些關於書院的詩句,像什麼題某某書院的。

想象一下他們當時,是否是站在這裏,受學院氛圍的影響,思想遊離於天外,站在國家的角度,希望書院的學子們都能有家國情懷,希望他們能修齊治平,希望他們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可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數宋朝朱熹那一首,《白鹿洞書院》。

昔人讀書處,町疃白鹿場。

世道有升降,茲焉更表章。

矧今中興年,治具一以張。

弦歌獨不嗣,山水無輝光。

荒榛適剪除,聖謨已汪洋。

亦有皇華使,肯來登此堂。

問俗良懇惻,懷賢增慨慷。

雅歌有餘韻,絕學何能忘。

......

當然,他記得這首詩,主要也與白鹿洞書院的地位有關,它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並稱為“中國四大書院”。

今日他走在這京城的大儒書院,沒錯,作為一個擁有現代思想的古代人,走在古代的書院,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小學的歡笑嬉戲,初中的懵懂無知,高中的奮力拚搏.....

呂渭綸一路跟著書童,經過途中的閑聊才得知,原來他是個孤兒,被院長收養了,心裏頓時有些悵然若失。

兩人進了書院內部,遂之就能聽到學子們的讀書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他們背的這些,呂渭綸再熟悉不過了,原主腦海裏早在幼時就背過,便是四書之中的《大學》。

再往裏走,他看到講堂之上一師,手拿書本,吐沫星子清晰可見,講學的用力程度可見一斑。

聽起來應該是在講五經之中的《春秋》。

再往前......

書童彎腰行禮道,“院長!”

這人看起來和藹可親,麵色上也是帶有微微的笑意,與那個整天板著臉,一臉嚴肅的張居正完全相反。

呂渭綸也趕忙彎腰行禮,“呂渭綸見過院長!”

雖說他現在隻是一個院長,可在呂渭綸心裏,仍把他當作大明的國子監祭酒,他不僅是官場上的前輩,也是人生中的長輩。

“哈哈,狀元郎真是折煞老夫了!”

院長伸出滿是皺紋的雙手,接住了呂渭綸作的揖手。

“我姓楊,不過大家一般不稱我的姓,而直接叫院長。”

呂渭綸笑了笑,再喊一聲,“院長!”

“好,好啊,想必你也看了我這書院,覺得如何?”

“院長,剛來之時,我就覺得此地甚好,遠離京城的吵鬧,正適合書院,院裏的學子們也大多都是刻苦讀書,整體來說,不錯。”

楊院長眯著眼笑了,“狀元郎,老夫沒記錯的話,你現在該是在翰林院裏整理史經禦言!”

“哈哈哈,院長說笑了。”

忽的,院長又說道,“月俸十石如何?”

突然提薪酬啊!

......

十石。

呂渭綸在心裏大概算了一下,十石差不多就是五兩,而自己從六品的官職,月俸也隻有八石,這樣一對比,院長給的已經挺多了。

不過,這距離在京城市區買一個小院子所需要的還差的多。

除非是自己降低要求,住在京城郊區的縣裏。

不過,那就違背了自己答應蘇禾的,她已經為自己辛苦了多年,今朝考上狀元如何還能委屈了她?

且住在郊區,自己來翰林院的路程也遠了許多了。

要求不能變,但是院長給的已經足夠,呂渭綸最終和院長達成協議,便是月俸十石。

“呂修撰,接下來,你自行在這書院遊逛熟悉,老夫就不奉陪了。”

“那就不打擾您了!”

......

等院長走後,書童嘴角一抹,笑道,“大人,今後您就是書院裏的山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