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2 / 2)

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裏歸來年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奴又名“點酥”,蘇東坡這是在誇獎這對樂觀夫婦的恬然喜樂。

趙興闖進來的時候,隻粗粗向王鞏拱了拱手。現在他不顧禮節的翻弄蘇東坡的詩作,倒沒引起屋裏人的厭煩,因為他滿臉的狂熱很好的解釋了他的失態。

不過,他說的話卻讓人納悶——他在低聲嘮叨:“太大,太大!”

這話什麼意思?

屋裏人都覺得奇怪。

“太大”似乎不是一句讚賞詞。難道是在說“太偉大”了?可這時代還沒有“偉大”這個詞。

趙興下麵的行動卻又令人絕倒——他扯過桌上的空白紙,折疊幾下,撕成巴掌大小的小紙片,而後眼巴巴的央求蘇軾:“學士,寫這上麵,用小楷。”

王鞏幾乎笑噴出來,蘇東坡的詩興全被趙興敗壞了,他懊惱的狠狠的瞪著趙興,但趙興卻未察覺蘇東坡的憤怒,嘴裏一疊聲的央求。

還能怎麼樣?蘇東坡是個不善於拒絕朋友的人,趙興第一次開口求他,不過是寫幾個字而已,這要求他能拒絕嗎?

無奈的將幾首詩謄在幾張巴掌大的紙片上,趙興尤不甘心,繼續說:“再來,寫那首‘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代表蘇東坡人生觀的成熟。後來人們更是把詞裏包含的思想上升到哲學高度,稱它為“想得開”哲學。到明清時代,這種哲學思想演化成四個字——難得糊塗。

蘇軾從仕途巔峰謫居到黃州,他嚐盡了世態炎涼,最後,他尤能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歸功於“想得開”三個字。而他的另一位弟子秦觀,就因為想不開,在貶謫路上憂憤而死。

蘇東坡一寫完,趙興帶著滿臉狂喜,拿著詩稿奪門而出。剩下蘇東坡尷尬的向王鞏解釋:“定國,我這個門生……”

王鞏平靜無波的笑著。其實,他早看出來趙興壓根不能算蘇東坡的門生。他雖然對蘇東坡執弟子,蘇東坡也坦然受之,但兩人之間的稱呼很有意思,蘇東坡到是按慣例稱呼他門生的“字”,但趙興卻用“學士”,而不是“老師”、“恩師”來稱呼蘇東坡。

“倒也是性情中人”,王鞏笑著回答。

當晚,王鞏與蘇東坡徹夜盡談。因為蘇東坡房子小,無法安置,王鞏便索性租來一艘小舟泊在江邊,與蘇東坡在小舟裏徹夜盡談。

第二天中午,蘇東坡與王鞏是被吵醒的,等他們爬出小舟,發現院落裏多了四十多個壯漢。這些壯漢卻由十名孩子領著,分組在院裏忙碌——或平整場地,或和泥。江邊還停著一艘大舟,十幾個廂丁正從船上卸磚卸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