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1 / 2)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

聽說是為學士的生活費著想,兩倭人感動啊,馬上答應趙興。

剩下的事是商議如何賺錢了。

其實,趙興現在並不富裕。宋代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程族的產出隻是讓他們的生活稍稍富足而已,如果不是周濤那筆錢墊底,趙興能拿出來的本錢真不多。

與之相應的是,這時代倭國與宋代的貿易已經很完善,所有能賺錢的行業都有拿執照的牙人把持,他們的投資額令趙興想都不敢想象。

不過趙興是什麼人?他的目光掃過蘇東坡的房子,這時,雪堂裏響起了笛聲,一個清脆的嗓音正在唱著蘇軾的新詞,聲音裏充滿快樂與滿足。

趙興眼睛一亮——名人,我有這麼一個時代牛人,那錢還不長著翅膀,劈裏啪啦的往懷裏掉。

什麼是文化,印書是文化,印盤子難道不是文化?

別人印書我印盤子。找蘇東坡提兩句詩,用噴塗的方法把詩噴到瓷盤上,然後燒出來……本錢小,盤子的質量就無需追求,反正這盤子製作出來是讓人擺著看的,而不是盛菜的,所以程家坳的陶窯完全可以滿足生產條件。那種燒陶溫度,稍高一點就成了劣質瓷盤。

盤子雖然劣質,但上麵有了蘇東坡的詞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就上升成一種文化雅器,如果再加上蘇東坡的親筆手跡,那些倭人還不搶著買?

趙興想到這兒,立刻衝進了房子。

一進門,他看到蘇東坡正小心地問歌罷的王鞏侍妾柔奴:“廣南風士,應該很不好吧?”

自進屋以來,柔奴臉上一直帶著微笑而王鞏也帶著滿意的微笑看著柔奴——是那種有他(她)萬事足的微笑!

這是什麼樣的微笑?

王鞏因受“烏台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他一個兒子死在賓州,一個兒子死在老家,而王鞏自己也差點病死。

在見到王鞏前,蘇軾心中難過愧疚,以為王鞏心裏一定對他有所怨恨,不敢寫信去問候他。可沒想到,王鞏不但沒有怨恨他,反而麵帶微笑,載笑而歸。

王鞏受貶時,唯有京師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她跟著王鞏翻過大庾嶺,在炎熱的嶺南一待多年,現在她回來了,無怨無悔,還能微笑,而且容光煥發。讓蘇軾很好奇。

對蘇軾的問題,柔奴看看王鞏,抿嘴淡笑而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趙興腦中轟然炸響。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來到這個世界,趙興老有一種漂泊感。麵前的一切都給他一種不真實感,他一直希望自己是在做夢,什麼時候夢醒了,世界便恢複了正常……

然而,這句話卻如當頭棒喝,令他的腦袋嗡嗡響個不停。

這時,蘇東坡的話像是隔了一層玻璃,聽起來很遙遠,隻聽隱隱約約傳來喊聲:“拿筆來,且讓我賦詞一首。”

蘇東坡不止賦了一首詞——他賦了五首。

這人真是才華橫溢,屬於滿的隨時都要溢出的那種。等趙興醒過神來,蘇軾還在寫。他隨手抓起桌上第一張詩稿,那上麵寫的是那首名傳千古的詩詞:“常羨人間琢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