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1 / 3)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

“頭痛,怎麼這廝來湊熱鬧”,趙興顯然知道源業平是幹啥的,他皺著眉頭又問:“送信的是誰?樸寅光大人嗎?”

“是他,樸大人隨高麗使節金大人入朝納貢,順道給興哥帶來信件。他倆正在路上慢慢走,估計三月初準到”,焦觸回答。

源業平是誰?

在日本誰不知道源業平可以,但不能不知道他的祖父源英明,因為“源英明”這個名字,在日本就如同“龍陽君”這個名字在中國一樣。而在日本,說一個男人“英明”,就如同說一個女人“小町”一樣……(當然,說官人“英明”,決不是說官人很玻璃——偶反對聯想。)

日本的同性戀風潮是從中國學去的,但學去的時間比龍陽君時代晚。平安時代,入唐求法的密宗大師空海(774-835年),將唐朝盛行的男色之風傳入日本,所以日本的“男風”又叫“唐風”,而日本最富盛名的同性戀就是源英明,因為這廝是個詩人,才華橫溢、名傳千古的詩人,所以赫赫有名。

“源英明”與詩僧“橘在列”是一對“戀人”,這兩人的情詩讀之令人肉麻,但寫的實在好。

橘在列贈源英明的詩是:“鬆桂晚陰一遇君,誰言鵠燕不同群。感吟池上白蘋句,泣染箱中綠竹文。豹變暫藏南嶺霧,鵬搏空失北溟雲。為君更詠柏葉什,莫使風流俗客聞。”

源英明回贈橘在列的詩是:“恨我多年未遇君,山頭一旦適成群。知音如舊初傾蓋,會友無期隻以文。膠漆交情斟淡水,瓊瑤麗句遏青雲。相攜欲結林泉計,塵網喧嘩不足聞。”

“橘在列”與“源英明”兩人風雅至極的唱酬,讓佛教僧侶和貴族武士傾倒,同性戀之風迅速在他們當中蔓延,並擴展到市民社會中,形成日本特有的“美少年”觀念,傳承逾千年而不衰。直至今日,日本仍盛行由“美少年”組成的各種演唱團,且每場演出必有展示其俊美身體的節目。

趙興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談到”源業平“的——那是三年前,在高麗。當宴席上人們談起這位傳說中“龍陽”之孫時,趙興反唇相譏:”都說了這位源英明好男風,怎麼會生下來個後代?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雙向插頭’,男女都愛?”

日本人不在乎血緣,比如他們的“度種”習俗,這位源業平或許是抱養的種。所以,若趙興隻說這些,算不上對那位絕世俊男的攻擊,但趙興順嘴又聊起他對男色的看法,聲稱:“我原本以為關東武士都是雄赳赳的大丈夫,卻原來有這麼一位雌啾啾的‘好男兒’……關東也能出產‘超男’,真出乎我的意外?”

這麼一說,等於侮辱了全體關東武士。

古代信息傳播的速度,一般以每年度若幹厘米計算。這段話用了三年傳到了倭國,最近曝光了。於是,關東武士團怒了,他們希望源業平能洗刷這個侮辱,這便有了源業平這次渡海之舉。

他是來拚命的!

其實,從現代人眼光看,源英明、源業平的存在,或許是源氏首領特意挑選出來的“公關人員”,專門負責與喜歡男風的公卿打交道,如魚得水地替關東武士彌合、溝通關係——所以這人罵不得打不得更殺不得,得罪他就得罪了日本全體愛好“唐風”的“同誌”。

這正是趙興頭痛的原因。

趙興慢慢的哦了一聲,隨口問焦觸:“你的住宿問題……”

焦觸趕緊回答:“我聽興哥的!”

“你就在我府中住下吧,回頭也好幫幫馬夢得。”

“瞧你說的,我能幫馬都管什麼忙……”焦觸謙虛著。

程爽領焦觸去安置,趙興背著手,向後院走去,程阿珠跟了兩步,趙興中途停步,關切地問:“你的東西準備好了嗎?帶上伊伊,你倆上街去逛逛,買點首飾,買點裝扮與杭州家裏的擺設。我們的船馬上回航,多買點,讓他們帶回去。”

程阿珠抬起頭來,觀察了一下趙興的表情,小心地問:“官人,沒事嗎?”

趙興抹了一把臉,換上一副笑容,精神抖擻的回答:“沒事,你跟伊伊去吧,我要跟陳季常談點男人的事。”

程阿珠誤會了,臉一紅,趕緊調轉腳步,向陳伊伊房間跑去。

後院裏,陳慥正帶著兒子騎馬。父子倆邊走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陳慥已打算近日告辭回家,最近隻要兒子沒事兒,他就抓緊時間交流,並聯絡感情。

除陳不群外,趙興的其他學生還在院裏裝配銅燈,由於卜慶事件完美了結,學生們沒了搜捕活兒,所以,一部分學生跟隨馬夢得熟悉京師商界,另一部分閑著的學生則圍攏在一起做手工課。趙興也偶爾過來給他們教點機械原理,師徒們如此打發閉門後的時光。

昨夜滿院燈海,歌伎們唱的是“明月幾時有”,所以這種銅馬燈被命名為“明月夜”。按慣例,這些銅馬燈會被分成幾個款式,有學生或者學生家長出麵經營,所以學生們做得很認真,他們一邊做一邊商量馬燈的分類,比如簷下燈、案頭燈、馬車燈、提步燈……等等,不用趙興吩咐,他們已各自分派好了生產分銷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