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1 / 3)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

其實,皇帝趙煦本身對這事並沒有反感,相反,當身材高大的趙興蹲下來給他整理衣服的時候,趙煦感到的唯有父親般的溫暖與關懷,所以他才在背後擺手,阻止侍衛上前幹涉。

原本以趙興的精明,完全能察覺到周圍的異常,但當他蹲下的時候,剛剛新婚的他,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偶有警覺,又被進入皇宮的激動所掩蓋,等事後一反省,又以現代人的思維衡量宋代,所以才自以為闖了大禍……

現在,聽到禁軍戒嚴不是為了找自己問罪,他鬆了口氣,想起當時學習禮儀的經過,又小心的問:“我聽說見皇帝需要三跪九叩,怎麼沒讓我們練習一下,我聽說叩拜時禮節很複雜,禮部官員不教我們,師娘可否……”

話說到一半時,趙興已經覺出了錯誤,他想到一幅著名的宋徽宗手繪畫,畫上他與蔡京一同坐在板凳上……

君臣都是坐著的!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朝堂議事的時候,大臣們是不用跪拜的,而及第者也擁有了士大夫資格,他們自然也不用跪拜。

緊接著,王夫人的解釋證實了他的猜想……

趙興還不知道,許多宋代遺世畫冊中都記錄了這一現象:君臣相對,臣子並沒有在皇帝麵前跪拜——這說明宋朝官員確實無需三跪九叩。

我愛這個大宋!

然而,宋朝還是存在“三跪九叩”禮節的,那是庶民需要行的禮,而後,庶民與無賴出身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他才把跪拜禮引入朝堂……

虛驚一場,趙興才放下心來,轉念一想,他又陡然出了一身冷汗。

按他的經驗,當此國難爆發時,精擅鬥爭哲學的新黨人士必定要想個主意轉移“問責風暴”。怎麼轉移——內鬥。而此時此刻,誰最容易受到攻擊——蘇軾。唯有蘇軾這個中間調和派,鬥爭他,阻力最小。

趙興抬眼望了望王夫人,此時的王夫人略無所覺,她取笑完趙興,又和程阿珠閑聊著服飾,詳細向其講解今後穿衣戴帽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靴子”,王夫人指指程阿珠那雙漂亮的紅靴子,繼續說:“咱女娘穿什麼顏色鞋子無所謂,但你今後隻能穿黑色,這種鞋子叫‘黑舄’。而你腰上掛的配飾也有講究……”

談完了服飾需要注意的問題,王夫人又一指趙興,笑著說:“還有,你以前的稱呼也是亂叫,以後可要注意了,比如朝雲,你常稱呼為姨娘,這不對,你應該稱呼她為‘少母’,‘支婆’。她是我買下的,隨我姓,你可以呼她為‘王少母’、‘王支婆’。你的學生也一樣,要呼伊伊為‘陳少母’、‘陳支婆’……

還有,你稱呼自家傭人為仆,這也不應該,你該稱呼他們‘院子’、‘客作兒’,稱呼管家為‘內知’、宅老……昔日文相公(文彥博)曾與友人談:他剛當承旨使時,‘院子’們已稱呼自己為‘仆射’,等當了宰相,仆隸對自己的稱呼又升格了。你瞧,‘仆’這個詞可尊貴著呢,你怎敢隨意稱呼自己的‘院子’為‘仆’呢……

‘院子’稱呼男女主人為‘郎君’、‘娘’,你那些院子呼你為‘員外’、‘老爺’,一聽這稱呼就知是你教的,這都什麼稱呼法?做白身時你亂叫沒人責怪你。往後要與官員來往卻需注意,一句話稱呼不對,會引來仇怨、惹來彈劾……”

按王夫人的解釋,程阿珠今後要被稱為“孺人”,而學生們必須稱呼她為‘程娘娘’、“娘娘”。至於“姨”,那是丈夫稱呼妻子妹妹的,不能讓學生用來稱呼老師姬妾。而身為官員之妻,阿珠的服裝也是有規定的,到什麼品級穿什麼顏色的,穿什麼款式的,要求都很細致,萬一越軌,就會引來禦史的彈劾。

連稱呼都如此麻煩,趙興才聽片刻,已覺頭昏眼花。

王夫人一直在趙興家待到傍晚,等把要交代的問題都交代清楚,這才告辭而去,她介紹了注意事項比禮部官員的還詳細,直到此時,趙興才知道他過去是多麼無知。他現在明白了,宋朝原來流行兩套禮法,一套是平民禮法,需見官叩頭;另一套是士大夫禮法。士大夫不用向皇帝叩頭、納稅少,各種優待多,但他們之間相互來往,需遵守的禮節更繁多……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趙興便被馬夢得催醒。這次程夏學乖了,他知道自己進不了皇宮,幹在外麵等沒意思,所以沒要求跟隨。趙興一人騎上馬,兩名家仆給他挑著燈,他一路踏著星星趕往皇宮。

路過蘇軾府上時,蘇軾也在出門,他的臉色鄭重,似乎有點煩悶,見到趙興,他匆匆點個頭。趙興沒客氣,催馬與他並行。

兩匹神駿的高頭大馬一塊走到街上,引來無數官員的喝彩,許多官員從轎中探頭望見是蘇軾,又把腦袋縮回了轎裏。

蘇軾一路無話,等望見東華門時,他低聲說:“昨日朝中有人談到這次科舉,有禦史說我這次科舉題目不妥,他們肢解考題,斷章取義,而後說我意圖誹謗先皇……幸好高太後攔下了。

這事方罷,又有官員稱我徇私錄取你……幸好離人你的卷子答得很精彩,現場取卷閱過,朝堂眾官皆無語以對。除此之外,如今京城都在傳唱你譜的那三支新曲,尤其是《送別》,滿城唱遍‘一觚濁酒盡餘歡’,倒令這指責顯得無事生非。

然,此事猶未罷休,又有官員稱:既然離人有此等才學,為何卻居於榜上末名,實在有失公允……還有人說:‘及第生員百三七,榜上末名是趙興’——不吉。

哎,罷了,無論怎麼做他們都要指責謾罵”

趙興的名字是啥?他姓趙,宋朝皇帝也姓趙,時值青唐之亂,科舉榜上最後一名是趙興,喜歡讖緯的古人覺得這樣做兆頭不好,所以打算在趙興的名次問題上做文章。

趙興一聽,猛地一亂馬,他悶悶的說:“難道,讓我因名字起得好就做狀元?那我不成了千古笑料了嘛……罷了,沒想到考這場科舉惹來這麼多麻煩——不如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