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世駭俗(1 / 3)

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世駭俗

趙興向幾位上官拱拱手,趕緊先回答索迪的問題:“斯蒂爾先生,我想你已經大概聽懂了剛才那場爭執,我可以給你一個優惠,介紹你去杭州碼頭裝運糖霜。但你下次來宋國,我希望你能運回來一批素質更高的黑奴,最好是女奴,我依舊用糖霜付款——這將是一項長期貿易合同,怎麼樣?”

索迪眼睛眨巴了一下,回答:“我隱約聽說,宋國的糖霜把持在‘趙程焦蒲’四大巨頭手裏,我還聽說有人開辟了一條通往歐洲的糖霜貿易,難道你是其中之一……對不起,請恕我魯莽,這個問題算我沒問。

爵爺,我船上還有一百多名馬來黑人,除了這批黑人外,我還有一些象牙、紅木、玳瑁、珍珠,如果你的承諾算數,我願把船上的貨物都送給你。但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憑證,讓我在杭州港直接運載糖霜。我希望這個憑證長期有效,如果我不能再來宋國,我希望我的代理人拿著這個憑證,依舊能在杭州取貨——他會用素質最高的黑奴付款。”

這時代沒有電話,商業信息交流很貧乏,所以,即使索迪知道糖霜貿易線路的開辟,但他們不知道幕後運作的是誰,從哪裏收購足夠的貨物;當然,即使他們收購到了足夠的貨物,也不知道運到哪個港口,賣給誰。所以趙興的承諾,等於平白送給索迪一條新貿易線路——當然是銷售趙興商品的貿易線路。

趙興稍稍考慮了一下,回答:“如果你回去,我希望你在越南與王元愚的船隊結伴而行,希望你能給他引薦一些當地商人。”

索迪歡喜的連口答應,趙興借機轉向了在座的官員們,回答王子韶剛才的問題:“這位藩商說,南洋的駐輦國重新崛起了,這個國家建立於東漢中期,當地人稱呼為‘chola’。

這是個泰米爾國,唐代時他們征服了整個印度洋。前不久——大約20年前吧,這個千年帝國征服了三佛齊,使三佛齊承認他們的宗主權。

最近駐輦國正式在南吐蕃設立行政機構,並在三佛齊首都‘巨港’設立關卡,專門向宋商、以及通過馬六甲的大食船抽稅索貢。這夥人掠奪成性,索迪先生說,恐怕今後從南洋來的船隻會越來越少,這會影響我大宋的稅收。”

“什麼?三佛齊不是向我們納貢稱臣嗎?怎麼……竟是個別人的藩屬國?還有……仁宗時駐輦國高僧曾來我們這裏傳過經,看起來他們倒是挺慈善的一國人,怎會有你說的那麼凶惡?”範鍔驚問。

三佛齊向大宋納貢是有的,但“稱臣”是官員翻譯時做的手腳,他在翻譯時加上了“稱臣”內容,這是朝貢貿易的必須。而實際上,印度曆史、馬來西亞時都記錄做“與宋國通商交易”。而三佛齊向駐輦國稱臣則是雙方曆史都承認的。因為駐輦國在後者國土上駐軍收稅,新國王的任命權也在駐輦國。這是國際法意義上的“稱臣”。

可這道理沒法向範鍔解釋。

趙興苦笑一下,答:“佛亦有金剛獅子怒,更何況佛徒?人搶劫的時候拿起屠刀,事後,隻要放下屠刀,就立即成佛了!所以,不要被他們的謙和騙了,他們的微笑可能是奔你錢包去的。”

範鍔剛才想推薦趙興去京城,實際上是想拉攏蜀黨支持他的大運河計劃,但李之純的表態讓他知道,趙興不是一個願意在汴京城做官的人。李之純與蘇轍關係密切,他說的話基本上可以代表蜀黨的態度。雖然趙興不願當京官,讓範鍔很難理解,但李之純是在場的職位最高官員,他不便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於是他的注意力轉到了索迪身上,急忙詢問駐輦國的情況。

趙興將翻譯的工作交給了喀絲麗,自己拉過王子韶,悄悄商議起密州石的問題:“大人,工匠們已經初步琢磨了幾塊石頭,這裏有塊石頭屬於上品,你看?”

王子韶拿過趙興從懷裏摸出的一塊淡青色石頭,上麵帶著一些黑紋。他琢磨半天,稍稍看出了一點意味,這似乎是一條大河,河上煙霞蒸騰,像是一副水墨畫。

“你叫它什麼?”

“一江春水向東流……大人你看,這淡青的石紋像不像一條奔騰的大江,河上幾個垂直的豎紋恰似岸邊楊柳,接著是若有若無的細紋飄在白霧中,江上一輪旭日,映照著江水東逝……”

李之純湊過來,打量著王子韶手中的硯台,連連附和:“不錯不錯,頗有寫意味道。硯上幾個魚眼也很別致,恰好可以洗礪筆鋒……”

王子韶點點頭,站在他身後的索問道也頻頻點頭,接著,王知州發出一聲沉痛的歎息,說:“可惜硯上少了幾個題字,這事就讓老夫來辦,回頭我題上字,找工匠刻在硯上!”說完,王子韶若無其事的將那個硯台塞進自己的懷裏,這行為讓索問道直咽吐沫,讓趙興頻頻喘粗氣。

“還有呢?”王子韶盯著趙興鼓鼓囊囊的懷裏,親熱的關懷說:“離人啊,吃那麼多飯,懷裏再揣那一堆硬邦邦的東西舒服嗎?快拿出來,先放在一邊。”

趙興剛拿出來石頭,王子韶馬上親切地問:“離人,你剛跟那藩胡都說什麼?嘰裏咕嚕的!”

趙興望了索迪一眼,發現對方正在心不在焉地回答範鍔的話,耳朵豎的老高,注意趙興這裏的動靜,他趕緊清了清嗓門,答:“我跟他說,下次來我們這裏,應該帶一些鴕鳥,那玩意我收,高價收……別,我的石頭!”

石頭眨眼不見了。乘趙興在說話,幾名官員把趙興精心選擇的石硯瓜分殆盡,連其中幾個片狀的殘石也不放過。那位搶了殘石的索問道放下了判官臉,他左瞧右瞧,不解地問趙興:“這塊石頭方不方圓不圓的,你準備作甚?”

“屏風!這石頭石紋雜亂,看不出什麼景色,我打算把它兩頭打磨光滑,鑲嵌在窗格架上,當作一個屏風立在院中,也別有一番味道……嗯,如果用紅木做格架……不妥,這石紋或為白色或為綠色,最好還是用綠檀做格架,那就更有古意。”

王子韶很好奇,他一臉疑惑的伸出手去,想從索問道手上接過那塊石頭,仔細觀察一下。但索問道卻不給機會,他一翻手將石頭揣進懷裏,很有文化的說:“不錯,離人這麼一說,倒讓我閑暇時分有了消遣——讓木匠打好格架,將石塊切割成形狀大小相同的方塊。公務之餘可以自己學著拚拚圖案,也許能拚出來一副石頭畫……雅事!”

李之純馬上接嘴:“如此說來,密州石一點一滴都浪費不了。”

王子韶與索問道相互看了他一眼,得意的笑了。

不錯,這才是事物的關鍵。從雜亂的石紋裏琢磨出圖畫的意境,然後根據石紋設計硯台,這是件多麼雅致的事情。它裏麵加了文人的創作,於是每一副硯台都代表著文人的品味。

這說明,許多密州石不用打磨也能賣出去。因為即使那些石紋裏創造不出意境,也可以用那些低賤的石頭,拚接處規模更宏大的石頭壁畫。

密州這下子發了!

索迪這時突然甩開範鍔,回答趙興這裏:“除了鴕鳥,您還要什麼,需要徂蠟嗎?我一起給你帶來?”

範鍔一頭霧水:“鴕鳥,什麼玩藝,你要這玩意幹嘛?徂蠟又是何物?也是蜜蜂產的物事?”

“徂蠟這是大秦語(拉丁文)‘zoology’的讀音”,趙興回答:“晉代李石所著《續博物誌》,記錄中理國(索馬裏)沿岸撥拔力古國出產的異獸,身高一丈餘。但頸長九尺。‘狀如駝馳,而大如牛,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

這是一種鹿,因脖子太長,所以人稱‘長頸鹿’……奇怪,李石怎麼知道的這麼詳細,難道他也去過非洲,若是他聽人傳說,那麼,又是誰告訴他的呢?”

趙興後一句話接近自言自語,王子韶心滿意足,閑閑地問:“那麼鴕鳥呢?是跟駱駝一樣的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