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九十五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1 / 3)

第一百九十五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

宋代官員都是夜貓子,錢勰爬上塔頂晃了一圈,回到房間裏居然酒全醒了,他呼喊人重新端上酒菜,還催著伎樂們進行歌舞表演。而伎樂們這時已經瞌睡的招不住了,他們揉著惺忪的雙眼,有氣無力的唱著歌。

廖小小剛才沒有隨趙興登樓,她趁著人都走了,自己跑回房子睡覺。秦觀也走了,他摟著幾個倭女回到自己的屋裏。於是趙興這一方,陪宴的人換成了喀絲麗。

阿拉伯人的調教很到位,廖小小自己不願陪護,被叫醒的喀絲麗雖然睡眼朦朧,她還勉強提起精神,強作笑顏陪著客人。不過,她坐在那裏,頻頻用手中的綠寶石戒指擦著眼睛。

用綠寶石戒指擦眼睛,是戲子們通常的習慣。古代的埃及人、羅馬人、阿茲特克人就視祖母綠為無價之寶了,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認為綠寶石有治愈人類疾病的力量,尤其可以保持眼睛的健康與明亮。

從那時起,他們就喜歡用綠寶石來擦眼睛,相信這會讓人保持清醒。現代,在劇院、電視台工作的西方演員或畫家們,還保持著在聚光燈的強光照射後,用綠寶石放鬆眼部疲勞的習慣,他們還把休息室(化妝間)稱為“綠室”、“綠區”——後來這成了全世界通用的習慣說法。

據說,綠寶石在明代才正式傳入中國,成為達官貴人們的最愛,從那以後,明代的戲子與歌伎們也都喜歡用綠寶石來擦眼睛……但當滿清人進入中原後,這一習慣已經消失了。

中國寶石業雖然有“逢綠必貴”的說法,但在宋代,綠寶石還不是主流產品。因為當時綠寶石的產量實在稀少,而且多數在埃及、讚比亞,津巴布韋。品質較佳的綠寶石都被歐洲與阿拉伯包銷,流入中國的並不多……

說起來,中國喜歡綠寶石的風尚還是由秦觀與毛滂開始的,祖母綠一詞起源於古波斯語“zumurud”,原意為“綠色之石”。在秦觀之前,這個詞譯為“助木刺”,這兩大才子聯手重新修改《西廂記》時取了個更雅的譯法,稱“祖母綠”,於是借助西廂記的傳播,“祖母綠”這個詞傳遍了古代中國。

現在,秦觀毛滂還未重修《西廂記》——因為趙興這裏還沒上演這個劇目,但喀絲麗來自阿拉伯世界,她把喜愛綠寶石的習慣帶到了宋朝境內,身為胡人的她,這種愛好在胡人當中很多市場,能找見無數有共同語言的人。但廖小小她們目前卻未在意,所以喀絲麗有大把的綠寶石作為裝飾。

錢勰不清楚這種阿拉伯習慣,看見喀絲麗頻頻用綠寶石擦眼睛,他很好奇,直盯著看不休,到最後,連蘇軾也有點不願意了,他悄悄用腳尖踢了一下錢勰,示意對方注意端莊。

蘇軾跟趙興接觸久了,也知道喀絲麗與趙興之間沒什麼曖昧關係,但趙興遣散了其他的阿拉伯舞姬,獨留下這位,並且允許喀絲麗享受小妾的待遇,實際上已經把對方當作禁臠,唯一欠缺是采摘而已。他知道趙興雖然對朋友很溫和,很寬容,但本質上趙興是個暴躁的人,一旦侵犯他的私有領域,趙興的反抗會很激烈,激烈到錢勰難以承受,所以他才暗中提醒。

錢勰回過神來,表情有點寡寡的,他自覺的說:“夜深了,子瞻兄,我看夜宴進行到這裏,也該散了吧。”

蘇軾馬上接過對方的話頭,答:“如此,且安置了吧。錢兄,明日正午我再請你。”

滿房子的仆人早就等這話了,錢穆夫一開口,仆人們七手八腳抬過來一張軟床,把他放到軟床上,一溜小跑的抬著他往客房跑。蘇軾等他走後,揉著肩膀說:“離人,炭薪錢發的怎麼樣?”

趙興看著蘇軾的動作,關心的問:“老師,別問炭薪錢了,我辦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廚房還有熱水,老師泡個澡吧。”

蘇軾點點頭,答:“恰好可以睡在木桶裏,倒要麻煩離人了。”

趙興一招手,一群倭女邁著小碎步跑上來,七手八腳的摻著蘇軾往外走,邊走邊在蘇軾身上揉捏著,與其說按摩,不如說揩油。

今天是下雪天,蘇軾自從貶謫黃州後,因為耕田時拉傷了肌肉,膀子每遇到風雪天就抬不起來,而他也正是用這個理由,請求朝廷放歸外任。這個雪天,他同樣膀子痛的抬不起來,等堅持送走了錢穆夫,他已經覺得那條胳膊不屬於自己了。

倭女勤快,頻頻給蘇軾換上木桶裏的水,一名針灸師被叫了過來,給蘇軾針灸,趙興看蘇軾安定下來,自己準備回房,這時,喀絲麗湊近趙興身邊,柔柔的問:“主人,天快亮了,你這時回房間,怕驚醒了她們,不如去我那裏吧。”

趙興愣了一下,無所謂的回答:“好!”

這一夜,其實趙興與喀絲麗之間很清白,他在風雪夜跑了一整天,回來還要陪人喝酒,見到床就立刻倒下,清白的像個初生嬰兒……然而,整個城堡裏沒人相信,連秦觀也不相信。

蘇軾與錢勰昨天都睡得晚,正午時分兩人都沒有起來,秦觀起來了,他精神抖擻的披著黑貂裘在城堡裏四處溜達,溜達到趙興屋前,正撞見趙興衣衫不整的從喀絲麗房間出來,一路走一路打著哈欠,而喀絲麗身穿小衣,不顧嚴寒,赤腳尾隨著他,一邊走一邊替趙興扣扣子,秦觀露出戀惜與懊惱的神情,拍手說:“好一朵嬌豔的胡姬花,離人,你終於下手了。”

喀絲麗看到秦觀,一個轉身,丟下趙興跑回自己的房子,而趙興還在懶洋洋的扣著扣子,仿佛沒聽見秦觀的歎息,自顧自的說:“雪停了嗎?雪停了我要去四處轉轉,你陪著老師,記住,老師那條胳膊可是千金難換,隻要照顧好那條胳膊,剩下的事你就別管了。”

大宋朝逢到下雪分發炭薪錢,隻針對城市百姓,四鄉的農民則沒這份幸運,所以,按慣例,下雪的第一天官員忙著發錢,第二天則需要巡視鄉裏,檢查有沒有遭受雪災的農民。杭州下轄好幾個縣,等趙興一圈轉完,十五號了。放假日。

宋朝官員每逢旬日放假,也就是初一、十五。

錢穆夫還在城堡裏做客,不過這時,已經不需要趙興出麵招待了,蘇軾全家都搬進了趙興的城堡——因為宋代房屋取暖設備不是很先進,而唯獨趙興這裏有點跨時代,所以他的親近人員,比如蘇軾、秦觀,都搬進城堡裏“偎冬”。

冬閑再遇上放假,趙興打著巡視四鄉的借口,從碼頭登上了一艘海船,船出港的時候,蘇軾從窗口望見揚帆的船隻,心裏還在納悶,怎麼去各鄉巡視,還需要做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