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該省略的(1 / 3)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該省略的

這番交談過後,趙興與蔡京再沒有交流。

當晚,蔡京將自己這一年創作的設計圖送到趙興府上時,趙興正在按照冬至節慣例,詢問學生的學習進度。

程爽首先回答:“老師,這一年我比較感興趣故歐陽太守(前揚州太守歐陽修)的詩文。聽說《醉翁亭記》就是在揚州寫的,我還在學習歐陽太守惜字如金的本事……”

歐陽修惜字如金的故事,沈括在《夢溪筆談》裏也記載過,他記述說:歐陽修在翰林院任職時,一次,與同院三個下屬出遊,見路旁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隻狗。歐陽修提議:“請你們分別來記敘一下此事。”

當中一人率先說道:“有黃犬臥於道,馬驚,奔逸而來,蹄而死之”

另一人接著說:“有黃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最後第三人說:“有犬臥於通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聽後笑道:“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

那三人於是連忙請教:“那你如何說呢?”

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六字足矣!”

三人聽後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比照自己的冗贅,深為歐陽修為文的簡潔所折服。

然而,趙興記得後人評價這段記述時說,歐陽修的簡略,遠不如沈括在描述這件事情時,無意中用的描述語句:“有奔馬踐死一犬”。

程爽說這番話時充滿自歎不如的崇拜語氣,引得程氏弟子紛紛附和。此時,趙興翻著蔡京的手稿,心不在焉的聽著程爽的話,見到眾學生的態度,他遺憾的搖了搖頭,問:“簡潔——便是真的好嗎?要知道:省略的真相不是真相,節選的事實不是事實。

比如,我昨日在朝廷邸報上見到這樣一份軍情:十月十三日,錦州臨海軍水路齊出,忽律帶為帥,共出馬軍一萬,步軍三萬,水軍戰船六百艘,渡海向登州而來——這事,你們試著用省略法描述一下?”

程爽琢磨了片刻,答:“我想到了四個字:兵出錦州。老師看這四個字好不好?”

趙興輕輕合上蔡京的畫稿,答:“狗屁!這樣的軍報傳遞到軍官手裏,隻會茫然無緒。這段軍情寫到史書上,更是一團亂麻。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事物的幾大要素你們都沒有表現出來。

你說‘兵出錦州’——誰的兵?唐朝的兵?漢朝的兵?還是宋朝的兵?遼國的兵、西夏的兵,契丹的兵,他們出動的目的是什麼/誰為帥?兵種分配如何?行軍路線是什麼?軍隊可能的目標何在?全沒有!按這份情報打仗,想不敗都難,想不亡國都難。

好吧,再讓我們說說那句‘逸馬殺犬於道’。據說:這句話的爭論起源在於:歐陽太守認為記錄史書要言簡意賅。然而‘言簡意賅’,大多數時候等同於‘罔顧事實’。比如‘逸馬殺犬於道’這話,如果沒有說明發生時間,你怎麼知道這事情發生在那個朝代、那個年代、哪個月份——如果沒有時間記錄,那麼記載這句話有何意義?

例如:‘逸馬殺犬於道’,唐朝的‘逸馬’殺‘宋犬’於道,那是穿越故事;一匹‘逸馬’殺群犬於道,那是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惡霸的‘逸馬’殺貧民的‘犬’於道,那是‘社會實錄’……

還有,這‘逸馬’上麵騎人了沒有?騎得又是什麼人?如果騎的是傳遞軍情的快腳急足,那麼我們要問問:狗是怎麼的?如果是餓極逃竄,那隻是普通事件,普通的像每天太陽必然升起一樣;但如果這狗是某人有意放出來,以驚擾軍情‘逸馬’的,那就屬於間諜故事……

可是從這句‘逸馬殺犬於道’,你能看出來什麼?

什麼也看不出來!

還有,這句話是灰暗的,它沒有任何顏色。比如:什麼顏色的‘逸馬’,什麼顏色‘犬’,這事發生在什麼季節?……

所有的這些要素,‘逸馬殺犬於道’都沒有表達出來,這句話呈現給你的是個沒有顏色的世界——所以,別去學什麼省略,要學簡明扼要。一句話,把我剛才說的事物要素全交代清楚,避免引起別人的歧義,這才是最重要的。”

歐陽修是誰,蘇東坡的老師。

趙興這番話讓程爽驚愕的說不出話來,趙興看對方張嘴結舌的樣子,笑著解釋:“歐陽太守沒有錯,昔日人們都使用簡牘文字,在竹片上刻文字,既麻煩又費功夫,而且一片竹子寫不下多少字,因而古人說話力求簡略。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一個有效信息,就必須盡量交代完善。

而歐陽太守在此隻是做個文字遊戲,他以簡牘文字的心態看待這個印刷時代,在這個印刷時代裏,惜字如金反而是錯誤的。歐陽太守沒有感覺到這種時代的變化,他這裏強調的是古人的傳統。然而,時代變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時代,調整自己的知識,這才能隨著時代的大潮前進。

這事兒,歐陽太守沒有錯,你要把他的想法放在那個時代來衡量。而我的反駁也沒錯,你要把我的反駁放在當今的時代,這就叫:時過境遷,與時俱進。”

趙興這樣解釋,程爽理解了,他拱拱手:“多謝老師教誨,我明白了,軍情傳遞,越詳細越好……嗯,好像商情傳遞也是這樣,大宗貨單,每省略一個銅板的記敘,全年加起來就是上下十萬貫差誤。”

頓了頓,程爽又說:“老師說的對,似乎家中事務也不能隨意省略,若過日子大而化之,便過不上好日子。比如我們程家坳,不就是因為精打細算嗎。想當初,我們就是將那些平常吃不下,要扔掉的山貨,收攏在一塊加工泡製,而後詳細計算每個人的勞動量,這才使得人人勤奮,也使得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若是我們當初忽略那些生活細節,也便走不出程家坳來……可見:人生‘省略’不得,該詳盡的時候,必得詳盡。”

趙興拍著桌子哈哈大笑起來:“人生不能省略,這話說的好。沒想到我家爽舍人竟然成了一個哲學家。”

程爽反問:“老師,什麼是哲學?”

“哲學嘛”,趙興打著馬虎眼說:“它本應該是一門思辨的學問,但稍不小心,就能變成一門詐騙的學問……這事我們不提了,你隻需要記住:真理無需省略,省略的真理就是詐騙。所以,當你記述事情的時候,給出的信息量越全越好。當你了解事情的時候,獲得的信息越是詳細而全麵,越能防止別人的有意欺瞞與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