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三十八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二百三十八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

朱保忠一愣,沒等他反應過來,趙興身後已經竄出一個鐵塔般高的黑炭團,他撲上去像提小雞一樣掐住朱保忠脖子,輕輕鬆鬆淩空提了起來,而後一點不在意朱保忠蜻蜓撼樹般的掙紮,將朱保忠橫放在膝蓋上,掄起蒲扇大的手劈裏啪啦一頓——打屁股。

朱保忠起初還抗議幾聲,挨了幾下後他立刻連聲求饒,羅信也急忙在一旁勸解。趙興餘怒未息的讓泰森停住了手,喚過朱保忠來斥罵:“均淩淩,搞清楚你的身份,你全賴我大宋庇護,才能苟延殘喘,如今竟敢在本官麵前咆哮。知道本官是誰嗎?杭州有名的趙老虎,京城有名的淨街虎,敢在我麵前咆哮的人……哼哼,你若不是個藩人的話,看在蕃人向來不知禮數的份上,我定饒不了你。”

朱保忠叩頭認罪,趙興一揮手命令:“朱保忠,交出你的部眾,這一戰你的部眾由我指揮。”

朱保忠哪敢反抗,趕緊老實答應。陳不群站在旁邊,發現那位石堡主似乎悄悄鬆了口氣,而懷威堡的堡丁望向藩人時也悄悄挺起了腰。

羅信(鄂欽)把朱保忠拽到一邊,一邊打著哈哈一邊從人叢中叫出一個年輕人走向趙興。這位年輕人有著一副混血兒的俊美,他身材修長,舉止顯得很溫文爾雅,羅信望向他的目光說不出的慈祥,他指著這名年輕人介紹:“招討大人,這是我兒子周俊明,聽說石堡主的兒子也被招討大人推薦參加武舉,我兒子非常羨慕,我看招討大人身邊少個端茶倒水的人,不如讓我兒子跟隨招討大人左右,也好討個出身。”

我倒……啥?羅信的兒子名叫周俊明,這都是什麼事?

趙興都快笑噴了,他強忍著笑意解釋:“羅正將,中原的習俗子隨父姓,這位是你的親生兒子麼,他怎麼姓周?”

羅信父子似乎對這個問題很敏感,先是羅信臉紅脖子粗的抗辯:“當然是我兒子,如假包換,親生的!”隨後,周俊明也揚聲大呼:“大人,我是宋人呀——純正的宋人,我母親就是宋人,我血管裏流淌著宋人的血,怎麼叫不得周俊明?”

趙興周圍的人也在憋住笑意,連剛剛挨了打的朱保忠也在低聲嘀咕,但他剛被趙興收拾過,不敢大聲,所以究竟嘀咕什麼,大家都沒聽清楚。

趙興笑罷,詫異的望望羅信,再望望周俊明,從這兩人的相貌上倒是發現了很多相似之處,他恍然地對周俊明說:“我明白了,你母親姓周,羅正將娶了一名周姓宋人,所以你隨母姓,姓周。”

周俊明頻頻點頭:“大人,我母親是世家大族,她的郡望是……”

羅信很不自信的盯著趙興問:“大人,這確實是我親生兒子——他跟母親姓,不過份吧!”

他還有臉問過不過份?連此時走過趙興身邊的童子們都知道這有多過分,但他們憋住笑繼續魚貫行軍。陳不群已經扭過身去,背衝羅信,雙肩抖動不停。

在羅信專注的目光下,趙興隻好憨厚的一笑,摸著下巴頻頻點頭:“我中原倒是有這個說法,入贅。此舉,也不為過吧。”

朱保忠聽了這話已經跳了出來,他湊在趙興身邊,扭扭捏捏的,仿佛有滿腔的衷情要傾訴。羅信比他更扭捏,他嚅囁的說:“招討大人說好啊,那就是真好!招討大人是大蘇學士的弟子,名人!做的那個什麼詩來……嘿嘿,瞧我這笨腦袋,一時之間怎麼想不起來了。”

還是年輕人沉不住氣,周俊明上前一拱手,溫文爾雅的說:“大人既然說這事沒錯,能不能把這意思也跟朝廷說說?”

趙興納悶的反問:“什麼意思?”

石敢似乎跟羅信的關係還不錯,畢竟他的城堡受困,羅信是第一支援軍,所以他上前解圍:“羅正將給自己孩子取名的事,惹的範京兆很不滿,他給朝廷上表,彈劾羅大人,此刻朝廷的處置還沒有下來,大人若有心幫助,不如也上表,向朝廷分辨一番。”

“好說好說”,趙興滿口答應。

範純粹這是多事了,雖然說朝廷賜姓不能隨意更改,但人家羅信情願拿自己當作大宋女人的上門贅婿,讓兒子隨母親姓周,雖然他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在今後宣稱自己是純正漢人——可這都是人家務事,滿亞洲的倭人、交趾人、高麗人都哭著喊著聲明自己是宋人或者宋人遺留下的種,現在加上黨項人、青唐人等等,也不算多。範純粹的幹涉,純粹是狗拿耗子。

罷了,上表向朝廷解釋一番,也不費多大的事,撈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聽到趙興答應的爽快,朱保忠也湊了上來,一臉的媚笑:“招討大人,一事不煩二主,我家一個小妾也是宋人,也生下一個純正宋人的孩子,我也有意讓這孩子跟隨母姓,大人順便也幫我解釋一番,行不行?”

趙興猶豫著說:“不好吧!妾生的孩子,這不好辦啊!如果是正妻生的,那還有理由……”

朱保忠回答的很快:“沒問題,等朝廷旨意到了,某家那小妾絕對是正妻——均索索,以後你就叫齊雲。你回家一趟,拿我的令箭回去,把其餘的姬妾全部殺了,隻留下你母親齊氏。再傳我的命令,立齊氏為正妻,立齊氏之子齊雲為嫡子……”

幾個裝束怪異的藩丁跑出來趴在地上,恭敬的聽朱保忠說話。石敢把臉別了過去,假裝沒聽到。趙興聽到朱保忠準備殺妻,伸出手來想勸解一下,但馬上他想到一個詞——這未嚐不是一種“民族大融合”,咱得尊重“民族傳統”,尊重主旋律,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