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現在拜占庭軍隊最喜歡采用的的戰鬥陣形稱之為‘鐵豬陣形’或‘豬嘴陣形’,也稱野豬頭式隊形。其形為一鈍楔子形,騎兵在前、步兵方陣在後、翼側有騎兵掩護;騎兵分為戰鬥線、支援線、預備線三線;步兵方陣為16排的縱隊,第一排前進時將防盾連鎖。後麵各排將防盾頂在頭上(即效仿羅馬人的龜形陣)。

在重步兵後麵是弓弩手。他們地箭是從前列防盾之間發射出來的。一旦對方的陣勢被騎兵衝亂,重步兵隨即以縱隊實施突擊。進攻的順序是先投擲槍矛,再用劍斧展開肉搏,弓弩手在最後射擊,騎兵與步兵在突擊和投射時都有密切地配合。

漢尼拔新月陣跟我們的雁形陣,或者偃月陣很相似,在本次實戰中已證明它的防禦效果非常好,但我不讚成試驗拜占庭野豬頭式隊形,這種陣型遇到阿拉伯騎兵,毫無還手之力,一個失敗的、被淘汰的陣型,不值得我們進行推演。”

稍作停頓,帥範用鼓勵的語氣,慫恿說:“大人,不如就選飛行縱隊方陣,你既然說過,用火槍采用這種空心方陣效果最佳,我們就在這上麵下力氣,爭取把它完善起來——別人能夠推演出來,我們也能,請大人……”

被趙興與帥範的交談弄的腦袋發暈地曹煜依舊處在震撼中,他不顧禮貌的插嘴打斷帥範的話,唐突的問:“西洋劍術——小趙,西洋也有劍術嗎?”

帥範恍若未聞,趙興聽了帥範的話,深深的盯了帥範一眼,嘴裏隨意說著:“飛行縱隊方陣是西洋古陣法,現在已經不流行了,所以數據不詳,如果花大力氣搜集一下,還是能夠搜集到的,或許……你說的對,不過就是一連串數理計算地。西洋人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趙興與帥範這番說話,純用隱語。此前,趙興含含糊糊地說過,說貌似聽說有一種空心陣法,是適用於遠程打擊部隊抵禦騎兵的陣法,而火器部隊就屬於遠程打擊部隊,因此……

當時。帥範馬上順竿爬地建議:既然有這種說法,既然西洋人能夠根據這個陣法,實現對騎兵地有效防禦,我們也應該能做到。不如我們推演一下具體數據,將我們火器兵地戰法操典化、規範化……

實際上,在正式的戰鬥中,因為傷亡的存在,每種陣列所不知的士兵數目是有浮動的。這種對整個陣型造成的危害並不大。所以這陣型的推算過程中,也允許出現一定的誤差,且容許地誤差範圍還很大,足以令人經過簡單推算,弄清陣型的具體數據。

然而。帥範如此一說,尤其是他預知後事般的說“既然西洋人能夠根據這個陣法,實現對騎兵的有效防禦”——他自己的身份已昭然若揭,這才是趙興盯著他深深凝望的原因。

趙興與帥範那裏低聲交談。為了不讓曹煜打斷兩人的思路,那名一賜樂業人輕聲回答曹煜的詢問:“西洋人現在人人學劍,所以劍術流派五花八門,我們翻譯地那套‘西洋劍術’是雙手大劍術。它最為簡單,但這是一種戰場上廝殺的劍術。

西洋人不通文雅,起的招式名稱都很難聽,比如它的劍招分犁位起勢、牛位起勢、頂位起勢、騙位起勢等……攻擊動作分砍劈、突刺、拖割;防禦動作分怒擊、交擊、分擊、曲擊、瞥擊;此外,西洋劍還有些其他腕部技巧。譬如繞劍、聽勁、折劍、奪劍,等等。”

曹煜愣愣的反問:“你學過?”

那名一賜樂業人輕聲回答:“我學不會——但老師說這些劍術地主旨隻有一個,它是完全用數字度量的。比如起勢,其訣竅在於壓低重心;而刺擊動作,訣竅在於力矩的使用,以及針對對方最不容易出力的方向進行刺殺。

老師說過,一法通萬法通,唐手、唐劍術中也包含這些原理。隻是沒有人明確指出。若將西洋劍術地原理用在唐手唐劍術當中。更能夠理解我華夏古格鬥術的精髓……”

那名一賜樂業人說完,毫不顧他的金發藍眼白皮膚。竟然咧著嘴,無恥的補充說:“我跟金不二師傅學的是我華夏古唐手,西洋劍術隻是略微了解,並不精通!”

曹煜翻了個白眼,鄙視了一下一賜樂業人以“華夏”自詡的態度,而後又問:“‘用數理計算打鬥’,這說法新鮮,你能解釋一下嗎?”

“譬如,人都是左手持盾,右手握劍,是吧?”那名一賜樂業人用賣關子的口氣,慢悠悠的說:“當人遇到攻擊地時候,持盾的手是如何運動的?”

曹煜用手比劃了一下,納悶的說:“這樣……一般就這樣,這其中有什麼原理?”

一賜樂業人笑了:“瞧,持盾的手要伸展出去,左手持盾右手持劍,左手會向什麼方向伸展——稍稍向右,同時,身體不自覺的向右側移動——這是因為手的距離限製,盾牌沉重,身體必須靠上去才能省力,且身體緊貼盾牌,是下意識期望得到盾牌的掩護,這就是‘左翼恐懼症’。

家師說:這也意味著步兵陣型最怕左翼受到打擊,因為左翼沒有還擊力量,它是拿盾地手,遇到襲擊隻會向右躲藏,同時希望盾牌能掩護自己。

兩位剛才看了那麼久,難道沒有發現,家師指揮騎兵地時候,總是攻擊步兵的左翼,而當家師指揮步兵地時候,遇到左翼攻擊,總是爭取全軍轉向,用正麵迎擊部隊?”

曹煜醍醐頓開:“左翼!原來如此!我說為什麼步兵陣列有時候堅如磐石,而且反擊凶猛,有時候卻一處擊潰,同樣的兵,怎麼打起來結果卻不同,原來還有一個攻擊方向問題……

對了,騎兵,騎兵的移動速度太快,總是能夠捕捉到曝露的左翼,難怪我們的步兵即使能與騎兵相持,卻總是應付吃力……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兩人一副茅塞頓開的模樣。趙興與帥範在那裏已經用錫兵模型開始演算火槍陣型。以往這兩人隻知道火槍威力巨大,沒能親身感受火槍的實戰效果,這次,經過黃河北岸這一戰,有了實戰經驗的二人對一些火槍射擊數據有了感性認識,雙方商量好一些設定後,開始在大圖上演算火槍大陣。

曹煜與張敦禮光顧著聽一賜樂業小吏地解釋,錯過了趙興與帥範討論設定的那一段。等他們醒悟過來,抬眼一看,發現一大堆參謀圍在趙興與帥範跟前,兩人用一大堆棋子進行排兵布陣,每一次步驟,那群參謀則進行大量的計算,曹煜按不住震驚,湊上去仔細聆聽。

今天這一課。讓曹煜獲益良多,趙興與帥範的舉動為這位駙馬爺推開了一扇門,展現了一個新世紀,曹煜一邊拚命記憶參謀的推算結果,一邊頻頻驚歎:“原來。戰爭可以這麼打,原來戰爭的每個步驟都可以預先推算出實際效果,原來……難怪《孫子兵法》‘廟算’篇遺失,這麼複雜的計算方法。有幾個人能夠學的會,記得住?”

曹煜震驚完,眼角掃向張敦禮,發現這位駙馬爺也嘴中喃喃,臉上按耐不住地狂喜與震驚。

“這種排列方法不行,陣型的存在在於減少自己的傷亡,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你這種陣型。雖然防守嚴密,但沒有達到最大殺傷,最大輸出火力的效果”,帥範皺著眉頭回答:“考慮到火槍的裝填速度,這種陣型並不能使騎兵衝擊受到致命遏製……再來。”

曹煜憋不住了,又問:“為什麼是空心方陣,陣型難道不是越嚴密越好嗎,遇到空心方陣。重把衝擊的話。豈不是一衝而過?”

帥範看了曹煜一眼,反問:“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從西洋陣法中推敲對付騎兵的方法?”

張敦禮回答:“無非是我大宋失去戰馬太久。我們尚無完整地對付騎兵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