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1 / 3)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

大軍在移動中怎麼防守——這問題對21世紀的人來說不是問題。21世紀的人會回答兩個字:坦克。宋代的人……趙興回答是:武興車。

趙興在利用器械上,整個大宋不做第二人想。他利用武興車作為外圍掩護,緩緩推進,行進的速度雖然慢,但每次帥範的騎兵衝進身邊,趙興都能利用望遠鏡的預警作用,提前一刻發現,而後在眨眼之間布設出一個利用車輛的高度形成的梯形陣地。

麵對層層噴射火力的宋軍刺蝟戰,帥範每次的突襲都達不到預設效果,每次交手他都得到了五比一甚至十比一的傷亡效果,隨著戰事的繼續,當趙興還剩下半數棋子的時候,帥範隻剩下最後一枚棋子了……

這種推演效果頗令帥範無可奈何,他不甘心的吆喝:“再來!”

趙興招手呼喚飄天文學、廂車等布設鋸齒防禦陣地;隻要我們預先有遲滯遼國騎兵的方法,在相同的兵力下,火器勝!

然而,限於火器部隊的移動速度,勝利後的步兵無法追擊以擴大戰果。”

這個結果給了曹煜與張敦禮一點信心,但他們驚喜還沒過,趙興又嘟囔起來:“再來,我又想到了一種戰法,把我的軍隊分成相互呼應的幾塊,每一塊都處在彼此可以火力支援的距離,這樣形成交叉火力,也許你的處境更慘。”

帥範挽起了袖子:“步兵對上騎兵,你不凝結成拳頭。還要分成小部隊,看我怎麼教訓你?”

“集群,戰鬥集群,我剛才想到這個陣型的時候,腦袋裏閃過這個詞,雖然是小部隊,但如果我們手頭兵力多了……”

帥範眼睛閃亮:“這麼說,這種新戰法是指揮大軍團的戰鬥方法——你地一支戰鬥集群可大可小。大了可以上萬,小的到一個都五百人,是吧?”

一個指揮是一個作戰單位,也就是一枚棋子。

趙興用六枚棋子成雁形陣向前推進,帥範看了一會,回答:“如果你要保持這種陣型向前推進,我沒法跟你打。側翼進攻,你的一層雁翅可以稍作抵抗。讓另一側的雁翅排列好防禦陣型,而後那層雁翅透過防禦陣型縫隙退入陣中,如此一來,我跟你拚不起消耗了,因為火槍的威力會讓我損失大於你。

如果我從前後進攻。你的雁形陣層層推上來,弄不好我的進攻部隊就要被你整體吞下……然而,這種隊形對行進速度要求很高,需要一邊走一邊不停的整隊。我不認為你能保持這種陣型走一整天。”

趙興這裏展示地是行軍隊列的瑞士方陣,這種陣型確實存在著帥範所說的弊端,在行進當中要時時停下來整理隊形,但它確實能夠一整天都保持這種隊形,層層推進。

所以趙興的回答就兩個字:“我能!”

“雁形陣?!”曹煜與張敦禮不約而同喃喃自語:“孫子兵法隻記載了數個陣型,雖然後人又因此創造出一百多個陣型,看來最有用的還是那‘古老十三陣’。”

念叨完,曹煜又意猶未盡的補充:“趙兄遇到騎兵的時候。布設的陣型不就是衡軛陣嗎?陣地防守用地是圓形陣,或者方形陣,如此說來,孫子號稱‘兵家之祖’,果然名不虛傳。”

“沒有那麼多的陣型變化,所有的陣型都是方形陣變化來的”,趙興回答。

“方陣,怎麼會是方陣……?”曹煜沉吟片刻。突然又問:“趙兄。小趙,聽我族弟張田說。你在廣州曾翻譯一些國外的書籍,有一篇西洋軍事書,你說洋人有陣法嗎?”

趙興衝帥範一笑:“看來這兩位關注過《海事新聞報》,沒錯,西洋人也有陣法,帥梅州說天下陣法出自於方陣,是因為天下第一個誕生地個陣型是古埃及方陣,它誕生於比咱們夏朝還早兩千年的遠古。

除了古埃及方陣外,西洋還有許多陣法,都脫胎於大大小小的方形陣,而我們恰好翻譯過幾部西洋陣法書。

沒錯,現在的歐洲是一個連農民都學劍地時代。我們這裏的官員聚會是吟詩作樂,那裏的官員聚會是比武角鬥。這一文一武,說不上誰優誰劣,但從他們喜好的宴會方式看,可見其武事上的繁榮。

此時的西洋,關於武學的書浩如煙海,我在廣州倒是組織人手編撰了三部西洋兵法書,其一是西洋陣法圖,介紹各式西洋陣法,然後是‘西洋劍術’,介紹西洋訓練戰鬥武士的技巧,再就是西洋類似武經七書地那部‘攻城大全’。

張田走的時候,關於西洋陣法的書剛剛刻錄完畢,還沒有刊發,他瞥過幾眼,後來這三部書是我廣南武經學堂必修的三本書,從武經學堂出來的學生必須知道西洋人是怎麼打仗的,以免他們遇上後,表現的不知所措。”

帥範插嘴:“我記得西洋陣法——其一為古埃及方陣:按使用武器的種類不同將步兵分為長矛隊、短劍隊、狼牙棍隊、投石隊、弓箭兵隊等組成一個大方陣,戰車在前衝鋒;兩翼是遊騎,沒有嚴格地隊形……

其二為亞述方陣:盾牌兵在第一排,弓箭兵在第二排,後麵是長矛兵;有時弓箭兵在最後一排,前方地長矛兵便跪下以利其射箭;戰車和騎兵均在兩翼……

其三為多裏斯步兵方陣:又稱希臘步兵方陣,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時代(公元前8世紀)出現:橫列,第一線是貴族重裝甲步兵以長矛、短劍攻擊;後麵數排是其奴仆組成的輕裝步兵,以標槍、石塊進行輔助投擲攻擊。

除此之外還有雅典步兵方陣、馬其頓方陣、‘飛行縱隊’方陣、斜切戰鬥隊形、羅馬方陣、瑞士重裝步兵方陣……對了‘飛行縱隊’方陣是由亞曆山大在高加米拉之戰中排出,看著象是一個空心地大方陣,但其在正麵、兩翼都可以構成正麵,防備來自各方的衝擊……大人可以搞到‘飛行縱隊’方陣的配置嗎?”

一名一賜樂業參謀出列。敘述書裏麵的數據:“飛行縱隊方陣配置如下,……;我認為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瑞士重裝步兵方陣——每個方陣大致為2500人,50排乘50列,或35排乘70列,通常用3個方陣呈品字形排列,方陣士兵嚴格保持陣形;遇到翼側攻擊時停下,士兵們將長矛平放指向不同地方向,故此具備了全方位的防禦能力。”

帥範繼續補充:“本次戰鬥。我們測試了線式戰術隊形、縱隊戰術隊形、散兵線戰術隊形。除此之外,我們還試驗了瑞士重裝步兵方陣,效果都很一般,現在迫切需要搞到‘飛行縱隊方陣’,大人曾經說過,或許飛行縱隊方陣是應付騎兵的最佳選擇,請大人再仔細回憶一下,我們能否推演一下這個方陣的數據。”

“咦”。曹煜驚愕的說不出話來。在他眼中,遙遠的西極社會應該是蠻荒一片,他沒有想到對方也有文字,還能創造出類似於華夏的各種戰鬥方法,而且聽帥範剛才講。西極社會出現陣型的時間,遠比華夏早。

這是個什麼世界,雖然曹煜看《海事新聞報》地時候約略知道世界之大,大的難以想象。然而西洋人有文化,這個發現讓曹煜的世界崩潰了,他接著問:“小趙,除了這些方陣外,西洋人還有什麼陣型?”

趙興若有所思的喃喃,其內容似乎在回答曹煜的話,但帥範知道,趙興實際上在思考。推理:“我們忘了著名的漢尼拔新月陣,還有現在西洋最流行的戰鬥方式:柵欄式陣形、野豬頭式陣形。”

帥範跟著解釋:“如今,十字軍最喜歡采用的就是柵欄式陣形:一名騎士帶領自己地幾名侍從、奴仆組成一個長矛手組,騎士們呈橫隊排列,後麵是侍從兵(輕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