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馬克思美育思想的特點及其對當代美育的啟示(2 / 2)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指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它是造就全麵發展的人的重要方法。他還指出共產主義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麵發展的人。他在設想未來社會中的人時,特別強調了個性的豐富性和活動的全麵性。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他作了這樣的描述:“在共產主義社會裏,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範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在這裏所描述的理想的人也就是馬克思所指的人性的“複歸”,他指出複歸是真正的人的本質的獲得,人的真正解放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解放”。這種解放當然也包含人的審美特性的解放,因為人的審美感覺能力的豐富和發展是構成人的本質的豐富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人的全麵徹底解放,就是人的全麵發展,這就是馬克思美育要達到的目標。

四、沒有把美育作為改造社會、改造人生的唯一途徑

馬克思非常重視美育的精神提升作用,但他沒有把美育作為改造社會、改造人生的唯一途徑,這也是他的美育思想與其他美育思想的最大區別。他沒有像席勒那樣把改造社會的希望全都放在美育上麵,他始終認為實現社會改造和人的精神重塑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徑是革命,“革命是曆史的火車頭”。從根本上講,人的全麵發展的實現,僅僅靠包括審美教育在內的教育是不行的,它必須以消滅私有製,克服異化勞動為條件。馬克思曾指出:“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

勞動為富人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的確,在私有製度下的異化勞動的條件下,人不能在勞動對象中得到確證,人的存在和本質是分裂的,人和人,人和社會,人和自己的類本質是矛盾的。因此,異化勞動是與人的美育理想相對立的。要實現人的真正的本質,必須依賴。於對私有製的揚棄,也就是要使整個私有製社會在實踐中受到革命的改造。由此可見,馬克思對舊美育觀作了革命的改造,使之與社會革命緊密聯係在一起。

五、馬克思美育思想對當代美育的啟示

從以上對馬克思美育思想特征所進行的分析與論述,反思我們當前的美育工作,可以得出以下啟示:

1.馬克思美育思想強調美育與實踐的統一,這正是當代美育工作所必須堅持的原則。以往的美育多以理論研究為主,並沒有真正貫徹到中小學的教育中去。主要表現為許多學校仍圍繞著高考指揮棒進行應試教育,課堂教學以填鴨式為主,近幾年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大眾不斷呼籲進行素質教育,美育才開始和生活、實踐聯係起來,但其聯係仍不夠密切,還有待於進一步地深化與開展。

2.馬克思美育思想注重寓教於樂的統一,這對我們思考怎樣進行美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馬克思認為,作為滲透於藝術審美中的教育應該摒棄麵目可憎的說教式的方法。這就不但要求教學內容要生動活潑,教學方法要形象有趣,還要求教育雙方的位置要平等。我國的教育製度長期是把教師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儼然以尊者的麵目淩駕於受教育者的頭上。這樣一來,雖然教育者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但也形成了教育雙方心理上的疏離和對立,必將影響教育效果。所以當代的美育工作者除了要改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之外,還應注意改善師生之間的關係。

3.馬克思美育思想以培養全麵發展的人為目標,這也是我們當代美育的最終目標。我們應該看到,近一時期圍繞高考指揮棒的應試教育對一代人的片麵模塑,其負麵影響也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由應試教育培養起來的這一代人,或許在智力上有其相對發達的一而,然而從總體上看,其道德素質下滑,人性情趣的萎頓,乃是不爭的事實。這與人的全麵和諧發展的教育宗旨是相違背的。事實證明,德育之花沒有美育的滋潤便會逐漸桔萎,而智育缺了美育的輔助也會走向畸形,所以我們的美育工作者應該更好地把美育與智育、德育結合起來,培養真正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