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西北回族民間音樂研究綜述——1990年至2000年(1 / 3)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大家庭。光輝燦爛的中國民族音樂,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財富。

因此無論在音樂的體裁和形式上,在音樂的音調和風格上都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麵貌,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特點。這些特點是我們民族心理素質、文化傳統、審美觀念在音樂上的反映。

研究民族音樂的特點,總結民族音樂的特殊規律,對保存和傳承民族音樂的遺產,對強化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振興民族文化、創造和繁榮社會主義的新音樂都有巨大的意義。

本人通過對1990年一2000年這10年間有關對西北回族民間音,看出我國音樂界對回族音樂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績,對回族音樂研究的態度很誠實,研究內容也較廣泛,不僅涉及回族史的研究,民間歌種的形態及分類的研究,還有對回族音樂發展前景的思考和探討。其中杜亞雄的《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音樂》、馮光鈺的《回族音樂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劉金明的《回族民間歌曲與伊斯蘭教》、張新明的《回族民歌的題材及意蘊淺析》、趙維峰《回、土、撒拉三族“花兒”

的風格比較及溯源》、楊沐《也談“回族民間音樂”》、郭德慧的《西北回族“宴席曲”與“花兒”的比較研究》等文章都對西北回族民間音樂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供今後的學者們去參考與實踐。

本人就此10年間的有關西北回族民間音樂研究所討論的焦點作以下三方麵的概括:

一、回族音樂的界定

近年來,學術界對回族音樂的界定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首先碰到的一個問題便是,中國的回族有沒有自己的音樂文化?

有人提出“作為一個較為年輕的民族,回族是在其先民失去家園並繼而失去母語之後,在中國大地上繁衍、發展起來的”。楊沐在他的《也談“回族民間音樂”》一文中談到:音樂是存在於全世界每一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沒有音樂,回族也應該有自己的民族音樂。但目前學術界所稱的“回族民間音樂”是否就是回族本民族的音樂標識?對這一問題楊沐從中國回族的族源、曆史發展與現狀,以及回族的民間音樂種類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判斷:即從目前已知的情況看來,回族沒有一種全族共有的、獨特的本族音樂或音樂標識。對此問題,馮光鈺在她的《回族音樂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中也予以回答。她主要是從民族、地域文化、語言學、宗教學等方麵人手。還有些論文認為:“回族音樂文化是一個雙構係統,是由漢族音樂和一定數量的伊斯蘭音樂兩大音樂文化化合而成。在這種基礎上產生的音樂文化,自然帶有多種文化形態的鮮明特征,它既不同於阿拉伯音樂和波斯音樂,也有別於漢族音樂,也不同於我國其他兄弟民族的音樂。”因此,“要求他們也像其他少數民族一樣有統一的通用音樂,或幹脆說回族沒有音樂,這兩種說法都不切合實際。”鑒於此,有的作者在論文中提出了“回族宗教音樂”的新概念,如李從陸、平克軍、馬建國的《回族典型音調芻議》中提到的清真寺內外的經堂語調——混合了阿語、波斯語、漢語和大殿內外頌經唱詩的音調,以此為基礎創作的回族音樂。這一概念認為“中國回族伊斯蘭教音樂是阿拉伯音樂和漢族等音樂相結合的產物,是同源異流的關係”,它具有鮮明的中國化、地方化的傾向。中國由於曆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諸因素的製約,再加上“大分散、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