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談談音樂美育的三種境界(2 / 2)

激發學生愛美、愛藝術的興趣,可以從兩方麵人手:一是運用現代手段,加強直觀教學。法國畫家安格爾說過:¨要拜倒在美的麵前去研究美!”隻有讓學生置身於美的世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美和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二是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審美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審美活動,如展示作品讓學生分析、討論,師生共同背詩、唱歌等等。促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美的體驗,從而在心靈深處對美和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高級境界——樂美

樂美是建立在人的全部審美心理活動基礎之上的。人們一旦達到樂美境界,就能夠感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就能夠調動和調節以情感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因素,把對世界的認識和創造與對美的追求和體驗統一起來,使人進入那種欲罷不能、自強不息的完美境界。

美是無處不在的,在校園、宿舍、大街、商店、公園都存在著美,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當做審美客體。但美感不是一種具體的存在物,是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獲得的,快樂體驗也隻能在審美活動中才能獲得。對審美客體的欣賞是重要的審美活動。欣賞活動充滿了情感、想象和個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賞活動充滿了情感、想象和個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賞活動都使主體進入一個屬於個人的審美快樂境界。因此,在實施音樂美育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大量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審美活動當中,並從中獲得美的愉快和享受。隻有達到樂美境界的人,才會自覺地發展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使自己對美的追求自覺化、係統化、深刻化。

要想把學生帶人樂美的境界,必須引導學生走一條自覺自願、持之以恒的實踐之路。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包括欣賞活動與創造實踐活動兩個方麵:

1.欣賞活動包括課堂欣賞法,它是音樂美育中最為重要的欣賞手段之一,課堂能集中學生的精力.聽老師講解,並能長期、有計劃、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不同內容、風格的音樂作品。音樂會欣賞法,它是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場所。音樂會富有優質的音響,還有一種特殊的氣氛。台上台下可以高度融合,聽眾與聽眾之間同樣也可以獲得一致的交流,從而增強現場的感染力,使每位審美主體的心理體驗得到升華。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美感的欣賞法,音樂是在一定的生活中產生的。在孕育民間音樂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中,欣賞民間創造的音樂,別有一番風味。在自然環境中接受音樂,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可以使聽眾處在情景交融、時空合一的空間。此外,自然環境欣賞法可以不受時空限製,隻要帶著審美的“眼睛”去認識、洞察世界,去分析不同文化對音樂體裁、種類、功能、結構等因素所存在的不同價值取向及其音樂的差異,使人感受到不同的人文風光。此外還有電子設備欣賞法等。

2.創造實踐活動音樂審美,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作為審美的主要途徑。要進入這一途徑,音樂實踐是先決條件。因此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表演活動,來提高他們的音樂理解力、表現力和參與此項活動的積極性。利用合唱團、樂隊、歌舞表演等形式進行音樂美育,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種器官的協調運動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文化素質和群體協作水平,在音樂實踐中領悟音樂的美。審美創造是更高層次的審美活動,是美的產生過程的深切體驗。在審美創造過程中,人們能得到特有的審美愉快和享受。在音樂美育中,音樂創造活動能極大地發揮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與創造的實踐能力。音樂創作不是作曲家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進行音樂創作活動,用音響動態來抒發自己內在的情感和外在感受。通過創造,學生們可以把自身對時代的感受表達出來,把內在的聽覺審美判斷表達出來,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審美活動,是音樂美育中最為重要的審美手段。

綜上所述,實施音樂審美教育,首先,要讓學生知美,掌握審美及音樂審美基本知識;其次,要引導學生好美,注意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鼓勵學生參與審美活動;最後,要力求使學生達到樂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