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9章 海外訂單(1 / 3)

南疆的對越廝殺,正處於激烈膠著。

北國的京城卻絲毫感覺不到那種緊張。

或許最能讓部委官員們直觀受到的影響,就是隨著國家決定撤軍控製戰爭規模、把一些鷹派人設的人才,從外交部下放到了其他外事部門。

長安-街上,一機部辦公大樓內,外事局局長辦公室。

局長同誌扶著黑框眼鏡、端坐在辦公桌前,拜讀周部長讓秘書轉發的一份報告。

打報告的單位正是錢塘製氧機廠,內容也正是顧驁指點陳思聰寫的那些。

周部長轉發之前,圈閱了兩句話:“在國家專心經濟建設、縮減軍工訂單的困難時期。外事單位應積極協助企業、尋求對外技術合作、及軍轉民應用場景。在不違反國家敏感技術出口的前提下,最大化創造經濟效益與出口創彙。”

這個圈閱,明周部長已經結合中央精神,準備在這一塊立典型了。

周部長在部裏根深蒂固,195年國家建部時,他就是部裏的一位局長了,此後近0年一直在部裏工作,在部長位置上也幹了十幾年。所以大家都習慣了絕不質疑周部長的決定。

改開初年,百廢待興,具體到國家的機械工業領域,政績主要有兩塊:

第一塊就是傳統的民用科技逐步發展、實現更多產品的國產化/自給自足/出口創彙。

這塊工作非常繁雜,體量也大,等閑弄出上億美元的額外出口額,在一個國家部委的層麵,也很難算突破性的政績。(當時國家一年的外彙儲備才不到十億美元,每年外貿收入大概二三十億美元。到80年代末這個數字大概可以漲10幾倍。)

第二塊,就是軍工訂單的轉民用、以及去敏感後謀求對外出口合作。如果是擱在兵器工業部(60年代叫三機部),這塊工作是絕對的重中之重、是主流。但一機部沒有那麼多涉軍技術,體量相對較,工作任務也輕一些。但如果想樹典型,依然是很有看頭的,是個出政績的好地方。

局長感受到了周部長的決心,他自己也就充滿了幹勁。

“讓包來見我。”他讓秘書打了個內線電話。

不一會兒,包丞丞就到了。

“局長,您找我?”

局長隨和地問:“錢氧這幾份報告的可行性,你怎麼看。這廠你應該也熟,當年我就帶你去過。”

包處長顯然是提前知道陳思聰會上書,所以預習研究過了,了解得挺透徹:“我覺得可行性很不錯,但有些風險也不能不考慮,具體操作時應該注意回避。”

局長順勢追問:“怎麼?”

包處長抖擻精神:“製氦機目前有美蘇德法四國能造,去掉蘇聯人不進入西方市場,我國也隻能算是第五。因為不了解外國人的技術秘密,我們無法準確評估錢氧新搞的‘膜法製氦’技術究竟是‘填補國內空白’,還是‘國際領先水平’。

而專利申請是要費用的,把一組新的方法發明妥善保護起來,在西方主流國家,大約需要數萬美元的法務成本。一旦申請成功後,每年還有數千美元的年費。

同時,資本注意國家的專利製度,都是本國保護製,也就是在一個國家申請、隻在這一個國家受保護。我跟錢氧的同誌稍微算了一下,即使隻在美法德日這些國家申請,前期法務成本可能是0萬美元、以後每年交大約萬。

如果交滿0年,未來的總法務開支就是80萬。一旦這個技術最終的創彙前景不能遠遠超過80萬美元,部裏就存在外彙虧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