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7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1 / 2)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矽穀的王安電腦發生了什麼內訌,顧驁當然不知道。

錢伯斯和卡寧漢知道的那些內幕,也不可能是顧驁直接透露給他們的。

顧驁對真的國家科技戰略層麵的機密沒有任何興趣,他這兒不經意流露到彼得彼得森手上的,無非是些斷章取義的假情報而已。

通過那些掐頭去尾的圖片和聲音,美國人充其量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中國人真是熱愛和平、心甘情願擁護美式全球大分工啊。已經知道獨立自研一套開放式個人電腦操作係統跟美方競爭是沒希望的,所以乖乖學***那樣把銀子存進銀行裏吃利息、等先進貨出現後再買現成的用”。

至於再往後一個環節發生了什麼,也沒必要贅述。

王安電腦內部鬧得不可開交的同時,顧驁剛剛到香江,親臨一線視察香積電和漢樂電子的投產情況。(漢樂電子在生產最新研發完成的“鯤學習機”)

他首先去的是香積電。

張仲謀比顧驁早幾回香江,所以顧驁去的時候正是張仲謀親自接待的。

經過這趟京城之行,乃至之前顧驁為香積電順利上馬協調到的種種資源,讓張仲謀今年對顧驁的佩服程度,又上升了一個台階,對顧驁的戰略眼光的尊重程度,也到了言聽計從的程度。

想去年10月份之前,顧驁表現得黑心摟錢、毫無節操時,張仲謀可是一度把顧驁視為“色厲膽薄,沒有遠見”之人。

而現在,他已經認清現實:顧驁是香積電發展順利的定海神針,從設備被封鎖、到缺乏早期客戶、早期合作者,都是靠顧驁推平的。

張仲謀自己揣摩,要是沒有顧驁,完全靠他自己的話,香積電的發展速度起碼要慢兩年——這個估計非常準確,因為另一個時空的台積電,橫向對比發展速度就是起碼再慢兩年,而且那還是有灣灣行院發展基金全力支持的情況下。

既然張仲謀都這樣了,香積電的其他管理層,對於顧驁這個平時很少露麵、但據持有絕對第一大股份的大佬,當然也是五體投地。

至少數年之內不會存在內部團結和威望方麵的隱患。

……

“這就是我們代工的摩托羅拉68000最新一代、6HZ主頻型PU,目前的主力產品。經過我們之前的奮鬥和磨合,目前綜合加工成本比東芝和NE要低10%~15%,精度上,良品率上,跟NE比暫時還沒有優勢。

不過,如果是跟德州儀器相比,我們的綜合加工成本能低0%,而且良品率已經比德州儀器高了。”

潔淨到纖塵不染的無塵車間外,一個戴著口罩的產線工程師,拿出一盤剛剛下線的樣品,供顧驁檢閱,旁邊還放著目檢的顯微鏡。而張仲謀站在一邊解。

視察的環節設置得很專業,目檢顯微鏡旁邊,還放著摩托羅拉去年靠德儀外協時自產的貨色、以及曰本NE的對照代工品。並且每一批都有上百片,為了方便看出良品率和工藝穩定性。

畢竟隻是拿出一兩片品相最好的,那是看不出問題的,關鍵還是大批隨機抽檢。

在1986年,芯片代工業還是比較良莠不齊的,並沒有後世消費者以為的那種“芯片光刻、封裝還能有工藝瑕疵?不都是良品率99以上的嗎?”

這都是要台積電等公司,品控奮鬥十年二十年,才能努力出來的結果,不是生的。

這點上也不得不承認,後世灣灣人在做芯片光刻/封裝品控方麵確實有一套,跟曰本人幾乎不相伯仲,而韓國人品控都不如曰本和灣灣。

顧驁原先對於這方麵的技術細節也不是很懂,此刻是在產線工程師的指導下,才知道怎麼看良品和工藝的高低。

抽檢了一會兒之後,顧驁揉了揉酸脹的鼻梁,把眼鏡從目檢的顯微鏡上挪開,問道:

“目前我們出產一片68000的成本是多少?給摩托羅拉方麵是什麼價位?如果是自用呢?”

張仲謀聽不出喜怒地解:“半導體還是從曰本人那邊進口的,所有材料成本核算下來大約40美元吧,我們結算給摩托羅拉是8美元,摩托羅拉對外的官方指導價是116美元。

另外,如果是我們直接扣下用於生產鯤學習機,摩托羅拉給我們的授權價是96美元,相當於他們隻收我們14美元一片的技術授權費,比對外便宜了0美元。”

顧驁應聲反問:“我們毛利4、摩托羅拉毛利4?這麼算來,摩托羅拉心也不是很黑啊。我怎麼記得當初談判的時候,摩托羅拉單片淨利潤遠高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