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7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張仲謀苦笑:“是遠高於我們——這個4美元可不是毛利,還沒扣除設備折舊呢。那麼多光刻機、封裝和配套設備。4個億美元買來的東西,大約七八年折舊完。後續還有個億的設備,陸續到位,也要攤銷下去。

我算了下,今年我們的年產能是500萬片68000PU,比較低,畢竟月份才開工試流,而且廠子規模也要分階段逐步完工。當年的設備折舊就要5000萬美金,相當於每生產一片PU,設備要折舊10美元。

另外,今年的全部薪酬、人力成本也要5000萬美元,攤銷到每一片PU上,也要10美元。目前我們是1600多個員工,香江工資高,哪怕你找一個無塵車間的產線工人,一年全部成本加起來也要1萬美元。有學曆有經驗的產線工程師,可能就是萬美元起步了。

目前,一線工人、產線工程師,家所有管理崗,大約100人,總人力成本是每年000萬美元。還有400名研發人員,每年成本是000萬美元——但這些人都是必須的,之前你搞東芝那一下子,隻是縮短了我們起步階段與曰本人的差距,但後續我們要反超曰本人,我算過,這個研發投入是絕對不能再低了。”

按照這樣計算的話,設備折舊攤掉10美元每片的成本,人工也花掉10美元每片(工人和管理隻占到4美元,大頭是6美元的研發攤銷),每片毛利就隻剩美元了。

這美元,還要扣掉廠房折舊、地皮租金、財務成本……林林總總都扣光,每生產一片68000PU淨賺15美元就很不錯了。

但是,顧驁是讓香積電按照8美元這個“給摩托羅拉供貨的價格”,直接供給鯤娛樂的,所以在這個交易中,香積電是虧了14美元授權費的。(這14美元是要給摩托羅拉的專利費,因為68000型PU是摩托羅拉研發設計的,代工企業代出來後要截流自用,授權費還是要給的)

這樣一來一去,香積電就完全是打白工,拿代工利潤填補了授權費,今年幾乎沒得賺。

也正是因為如此,顧驁的鯤學習機,才能做到在比原型遊戲機升級了PU和外設的情況下,依然隻賣199美元總價。否則,按照96美元進PU,鯤就要虧損了。

如果是換一個人這麼幹,這種事情肯定屬於“關聯交易”,是典型的《公司法》裏“大股東利益輸送到關聯公司、侵害本公司股東利益”,張仲謀這些人肯定是要跳出來喊冤的。(把香積電的毛利輸送給了鯤,因為顧驁在鯤的占股比例遠高於在香積電的占股比例)

不過,是顧驁這麼幹的話,暫時還沒問題。

因為香積電本來就是一家今年才剛剛投產的公司,你的第一個大客戶就是靠顧驁拉來的。人家給你第一滴血的續命訂單,你不賺錢打白工不是應該的麼?有種等你翅膀硬起來,不用顧驁給資源,自己也能拉到足夠的真本事訂單呀。

張仲謀和其他股東,也就都默認了顧驁的操作。

這就意味著,一兩年內想真正掙錢,要指望更大的產能和銷路,從設備折舊和人力資源的那“平均每塊PU攤銷0美元”的成本上去想辦法。

把那部分錢攤薄了,張仲謀還是可以有錢賺的。

所以,顧驁自然而然往下追問:“你剛才過,因為廠子還未全部完工,而且今年是月份才開始開工的,所以產能低了。那麼,明後年你能把產能擴張到一個什麼程度?市場銷量有把握跟上麼?攤銷成本會上升多少?”

張仲謀想了想:“前幾年,產能肯定是要穩步提升的,如您所,1987財年我估計可以達到年產68000-6HZ級別加工精度產品1000萬片,88財年達到100萬片、以及下一代10HZ加工精度芯片800萬片,然後逐級輪換淘汰擴大產能。

到88財年底,年度設備折舊也會比現在提高一倍,達到每年1億美元。不過人力成本並不會明顯提升,最多按照每年的平均工資漲幅微調。到90年後,設備折舊率會穩住。

也就是,兩年之內,我能把每加工一片PU的設備折舊,從10美元攤銷降低到5美元,以後還能再略微降低一些。如果市場需求跟得上,我們確保65兩班倒或者三班倒,讓設備不閑下來,這塊還有潛力——您知道的,設備之所以定6~8年輪換,並不是用壞的,而是因為摩爾定律,到了這個年份就落後了,連薄利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