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67章 為中國人的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布局(1 / 2)

憑良心,當王富聽顧驁要跟他聊聊蓄電池的電極技術展望時,著實是有些意外的。

但顧驁此前十幾年累計的凶名,倒也不至於讓人覺得他完全是個文科官僚。

王富僅僅搜索了幾秒鍾腦中的事跡後,就連忙陪著笑捧場:“顧總哪裏話,下誰不知道,您雖然大學裏讀的是文科,但那隻是為了服從國家需要嘛。

您一直以來的理科功底、包括您當年為咱中國人突破膜式製氦機技術難關的事跡,那都是有目共睹的,連外國人都知道。”

王富之所以能對這些事跡頭頭是道,一方麵也是因為他之前有點崇拜顧驁,所以了解過——不過他的崇拜肯定沒有王東那種搞管理的人那麼崇拜。

眼下國內,凡是搞企業管理做生意的,都是捧著顧驁的著作每睡覺前要看的,似乎不看就渾身難受,看了就能大力出奇蹟。

另一方麵,顧驁的早期事跡,近年來能更進一步掃盲普及,也是因為潛心種田的這兩年,他妻子蕭穗也沒閑著。

自從去年年初開始,顧驁家的娃也有一周歲半了,學話已經比較流暢,就沒那麼煩人。蕭穗騰出手來,寫了一本《顧驁傳》,當然隻是第一卷,因為顧驁的人生還長著呢。

這個《顧驁傳》的第一卷,隻是記錄了顧驁念書階段到5歲之前的生涯{基本上也就覆蓋了顧驁穿越之後的最初10年履曆},發售之後,居然一年之內就在國內賣出了八百多萬套、覆蓋了至少兩三千萬的讀者。

同期還出了英文版和日文版,在美國賣出了50萬套、在曰本賣出了160萬套,在兩國均排到了1990年全品類暢銷書前五名、商業/傳記類暢銷書榜第一名。

真要是算算版稅收入,光中國國內出版一本自傳就賺了幾百萬稿酬{90年賣一本書隻有幾毛錢到幾塊錢稿費,行業慣例好像是售價的百分之十幾},美國和曰本出版業價格比較高,一本書能賺好幾美元,加起來海外稿費都兩千多萬美金了。

隻可惜顧驁這種人不在乎這點錢,就算是作者蕭穗的私房錢了。這還隻是第一年,按顧驁的勢頭,將來蕭穗光靠出老公的傳記賺到九位數美金,也是輕輕鬆鬆的。

這些舊聞暫不多提,且蕭穗寫的《顧驁傳》第一卷裏,就提到過顧驁16歲時候、備考歲月乃至後來在外交學院大一時的一些光輝事跡。

包括他家裏祖上兩代都是技術工人、工程師出身,在國內前沿的製冷機技術國企供職{老爹本來應該隻是算“技術工人/技師”,但因為後來當了廠長,如今已經退休,所以到了蕭穗寫的傳記裏,稍微美化了一下。變成了“工程師”出身,顯得更有文化,不過這種程度的貼金不算什麼,別人寫自傳還要過分呢}

還提到顧驁區區十五六歲年紀,就因為“從感興趣、家學淵源、在特殊年代刻苦鑽研外文的製冷科學和相關材料科學前沿,為中國突破膜式空氣分離設備技術瓶頸做出過重大貢獻”。

傳記裏寫到這些地方的時候,還引經據典,非常翔實地列舉了參考文獻和出處,跟寫論文似的,列舉了幾項以顧驁的名義、於1980年在香江委託相關專利代理機構申請的技術專利。

專利都是一國一申請的,但香江那邊的事務所,隻要你給代理費,都會給你打包搞定,你想在全球多少主要國家申請,人家都幫你料理妥當。

除了專利檔案和申請的因果脈絡,傳記還明確引用了一些相關材料工程領域學術期刊的記錄,寫明了某年某月謀期,某某學術期刊登載了有顧驁署名的相關行業論文,都是顧驁當年高考後、乃至大一那個學期裏寫的。

大部分都是中國國內的國家級學術期刊,但也有一兩本國際上的。

國內期刊給發,並不奇怪,因為當時顧驁已經是外交學院的學生了,作為外交學院暗中複校的第一屆尖子,又是在京城這個出版界人麵最廣的圈子裏廝混,發國家級技術期刊的論文,門路肯定很多。

至於那一兩篇在不太有名的海外期刊上發的文章,當然是顧驁找香江律師暗暗花了圈內資源的。不過勉強也算有兩三個點的si影響因子。

所以,如今在全球主流科技大國的輿論環境下,顧驁在“膜式空氣分離技術”領域的創新力,已經隨著這本傳記的出版而坐實了。大家也都相信“鯤和香積電的幕後大老闆,確實是個有點聰明,文理兼通的奇才,不然人家也做不出這麼大的事業”。

尤其是相信顧驁有一個“善於搞顛複式創新,特別喜歡突破目前的固有技術偏見”的強烈人設。

畢竟他還寫了《創新者的窘境》這種如今全球累計銷量也已經超過一千萬冊的煌煌巨著了,前後印證,大家都願意相信他或許學術基礎不紮實、但靈光一閃的能力絕對是世界級。